如今,休闲农业的发展已成燎原之势,细分定位的主题农庄更是不断涌现。
但是,由于农庄选址分散,诸如基础建设投入大、无效重复配套耗费高、推广困难等弊端难以克服。不仅农庄投资者压力巨大,缺乏互补性的业态丰富度,也让消费者的休闲体验大打折扣。
未来,类似于Shopping Mall一般,集中了休闲农业多种业态,能够让消费者一站式享受360度休闲体验的农庄小镇,或将成为行业新趋势。
Shopping Mall:“大型零售业为主体,众多专业店为辅助业态和多功能商业服务设施形成的聚合体。” MALL全称SHOPPINGMALL,在中国一般音译“摩尔”或“销品贸”,意为超大型购物中心,属于一种新兴的复合型商业业态。
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Shopping Mall,如今已成为欧美国家主流零售业态,销售额占据社会消费品总额的一半左右。
最初,Shopping Mall在我国大多出现在市区范围内。但随着汽车家庭化和住宅郊区化,规模更大、业态更丰富的Shopping Mall 开始以“商业小镇”的型态开始出现在都市郊区。
这其实和都市人忙碌的生活节奏紧密相关。对于职场人而言,刚需之外的单纯购物已无太大吸引力,他们更需要在工作之余寻找到一个放松空间和休闲方式。在欧洲,足够的咖啡吧、一个电影院,就能吸引许多人在Shopping Mall停留一整天。
如果说室内的综合休闲业态都能成为都市宠儿,那么在崇尚户外大自然的今天,把休闲农业各种业态进行协调组合,让不同主题的农庄进行集聚融合,打造一个加强版Shopping Mall的“农庄小镇“,又会是怎样一副美不胜收的画面?
相比单体农庄,农庄小镇拥有五大优势
1、业态互补,增加用户体验丰富度
Shopping Mall带给人们的直接价值就是,可以在有限空间内一站式消费,无论是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等,都能快速得到满足。在Shopping Mall里,不同业态之间的互补和业态内的竞争,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活力。
在农庄领域,定位细分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亲子、婚纱摄影、露营、采摘等不同消费主题的农庄纷纷涌现。虽然细分有助于提升专业度,但是由于农庄的分散,很难满足用户的一站式综合体验需求。而在综合性农庄,由于缺乏业态内的竞争,整个项目就没有了自我循环发展的源动力,进而失去了活力。
农庄小镇的出现,能够让大自然教育、婚纱摄影、露营、采摘等多种经营业态进行产业集聚、互为配套、协同发展,相同业态的不同经营者之间又可以进行竞争,这样既保证了消费者体验的丰富度,又能让各个业态保持向上的活力。
2、高度综合化,减少单个农庄的配套支出
单个独立存在的农庄,无论大小,周边道路、水电、指示牌、停车场等基础配套,都需要投入巨资建设。
其次,对于许多主题定位鲜明的农庄,许多和定位无关的项目,比如种植、采摘、游乐设备等,为了让游客呆得更久,都被迫要增加。但这些项目,既不是农庄擅长、也无法增加利润,甚至做不到让用户满意。
在农庄小镇,就可以统一规划建设周边道路、指示牌、停车场、公共广场等。而诸如绿化、种植、游乐设备等公共属性强的基础性配套,都可以单独经营,做为公共配套。
如此以来,既能够增加用户体验的丰富度,也能够让各个农庄经营者实现“拎包入住”,集中人力物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特色。
3、统一管理,行业有序良性发展
在Shopping Mall里,由运营方统一规划和管理,各个经营者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有序经营,极少出现客户投诉事件。即便有了投诉,也能够在管理者调解下得到迅速解决。
涉及一二三产业的休闲农庄,目前尚未有涵盖各个领域的统一标准。在不少农庄,服务不周、卫生条件不达标、安全隐患、宰客、定价混乱等情况时有发生,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在农庄小镇里,由小镇运营方统一进行管理,定价、卫生标准、安全标准、服务标准等都可以有一个执行维度。如此,不仅整个行业能够得到有序发展,消费者体验也能够得到最大化提升。
4、解决土地性质、建设用地问题
如今,农庄土地性质尚处于模糊地带,流转土地带来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困扰着庄主的投资积极性。
农庄小镇模式下,由政府在城市周边划定土地,或集中流转土地。投资者从政府手里承包土地,签订正规合同。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农庄流转土地的困扰。
与此同时,困扰庄主们的建设用地指标问题,集约化发展的农庄小镇可以做出多种积极的尝试。
比如,由于农庄小镇是政府统一运营,所以政府就可以明确地划定建设用地,然后按比例分给承租的各位农庄主。
5、统一品牌、集中推广
对于地处郊区的农庄而言,品牌推广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单个农庄的规模、业态体验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推广的难度。
农庄小镇的形式,一方面业态的高度聚焦本身就带有商业上的爆炸力,极容易在区域内形成口碑传播和心智占领;另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摊薄单个农庄的推广成本。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支持各地加强特色村镇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
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特色小镇在政府文件中并非第一次出现。去年7月,发改委等多部门发文提出“我国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的目标。去年10月,又正式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农庄小镇的风口已经来临。
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正在追求一种不再被金钱或时间逼迫、回归人类本质的生活方式。从小规模的农业中,获取大地丰足的食物。在简单生活的同时,也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在这样一个农庄里,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体会到每个田间工作步骤的重要性、创造的喜悦与感动,以及令人舒服的空气。不论是大人、小孩或老人,都散发出生命的光芒与活力。用蓝城人的话说,视觉、听觉和嗅觉都无比生动。每一个季节,有不同颜色的花果蔬菜。一年四季,也有不同时令的色彩搭配。耳边有鸟啼、蛙鸣、蝉噪,蜜蜂的嗡嗡声。还有飘香的油菜花、橙花……还可以到小溪里摸螺蛳、水田里捉泥鳅,童年时的记忆,变成了可以回去的乡愁。
一个小小的农庄,可以赋予太多意义:都市人的乡愁、安全的食品、传统农村社会的复活、农民生活品质的飞跃、农业高科技的迭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