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积分:0
开通VIP会员 · 享八大权益
未开通
农小蜂VIP , 您的专属数据定制管家
立即开通
退出登录
2022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甘薯
来源: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2-05-13
1327 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

2022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全国甘薯栽插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为充分发挥甘薯对稳基础优结构、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出以“健康种苗、科学施肥、绿色防控、产销对接”为重点的2022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北方薯区


(一)选择正规良种,栽插脱毒壮苗。根据种植区域土壤特征、气候条件和生产目标,因地制宜选择专用型甘薯品种,不选用未经登记的品种,不盲目种植非正规渠道引进的品种。提倡种苗繁育规模化、专业化,选择无病虫害的脱毒种薯,排种时用广谱性真菌和细菌防控药剂进行种薯处理。出苗后及时查苗,一旦发现叶片表现黄化褪绿、皱缩、扭曲、卷叶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全株拔除;采用苗床高剪壮苗,要求薯苗全株无病斑、无病毒病,严防病毒苗移栽到大田。栽插使用符合壮苗标准的脱毒健康种薯种苗,一般春薯苗百株鲜重0.5公斤以上,夏薯苗百株鲜重1.0公斤以上。


分类整地备播,科学优化用肥。北方薯区可选用与中大型四轮拖拉机配套的耕地、起垄等机械作业。春薯种植提倡冬季深耕深翻熟化土壤,春季及早浅耕;夏薯种植宜采用秸秆还田。底肥以腐熟农家肥和成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鲜食甘薯可通过大量施用有机肥提高品质。化肥施用参考值:每公斤土壤速效氮低于20—30毫克时,亩施纯氮5—15公斤作底肥,高于80毫克时可不施氮肥。每公斤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时,亩施五氧化二磷5公斤作底肥,高于50毫克时可不施磷肥。每公斤土壤速效钾低于3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20公斤,每公斤土壤速效钾30—10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10—20公斤,超过150毫克时可不施钾肥。常规种植条件下,氮磷钾肥均作为基肥一次性在耕翻前施入,也可结合起垄施入;有滴灌设施的田块,采取水肥一体化施用,肥料用量可减少10%—20%。紫薯及鲜食甘薯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丘陵薄地生育中后期干旱较严重、长势弱时可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补充营养的同时补充一定水分。夏薯生育期较短,可适当减少肥料用量15%—30%。


适期视情播种构建合理群体。北方薯区纬度跨度大,应根据气候条件、品种用途和市场定位选择适宜的栽插时间,淀粉型甘薯品种断霜后即可栽植,春薯一般在4月25日—5月20日栽植,提倡适度规模化订单种植。鲜食型甘薯可根据市场需求分期分批栽插。淀粉型春薯栽插密度为3000—3300 株/亩,鲜食型春薯栽插密度为4000—5000 株/亩。有条件地区推广垄膜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统筹应用“机械作业、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生育前期以促生长、早发苗、早封垄为重点,在封垄前后及时除草。生育中期以控制茎叶旺长、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为重点,必要时可根据地上部茎叶长势进行化学控旺。中后期以促进薯块膨大为重点,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控旺,亩增施磷酸二氢钾100克。雨季注意防涝,排除田间积水。鲜食型甘薯可采用覆膜栽培、膜下滴灌等提高商品薯率,促使壮苗早发。丘陵干旱地区一般不提倡盖膜。


关注重点病虫加强综合防控。北方薯区主要病害有甘薯病毒病、根腐病、黑斑病、茎线虫病、黑痣病等,紫纹羽病有扩大危害趋势,新虫害个别地区为害严重,由于南苗北运导致部分地区出现甘薯蚁蟓、甘薯蔓割病等南方病虫害。防治根腐病主要选用抗病品种、无病源地块种植;防治茎线虫病可采用选择健康种苗、无病地块种植、药剂封闭薯苗横截面等综合防控技术;防治黑斑病要从健康种苗抓起,苗床高剪苗,选用壮苗栽插前浸苗处理。防治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以田间设立黑光灯诱杀成虫防治为主,选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综合控防策略。注意加强对薯瘟、蚁象的识别和防治。


(五)适当增加贮藏,提高种植效益。密切关注市场行情,调整栽插期和收获期,视情况适当增加贮藏量,提高种植收益,避免盲目扩种、集中上市。加工用甘薯提倡与企业订单种植,做好原料市场供应;鲜食用甘薯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做好产品分级销售、包装销售、贮藏后销售等,提高附加值。建造贮藏设施应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区域进行高温愈合处理。


二、长江中下游薯区


(一)立足生产,优选专用良种。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优先选择通过国家登记的优质、抗性好的专用甘薯品种,未经登记的品种不可推荐种植。鲜食品种选择薯形好、结薯早、商品率高、干物率适中的品种,休闲食品加工用途的选择薯肉色适用、表皮光滑、产量高的品种,淀粉类加工用途的主要选择高产高干物质品种。


(二)健康种苗,合理轮作密植。甘薯育苗可根据地域气候条件采取温室大棚、小拱棚等育苗方式,要求种薯来源可靠,使用无病斑、中等大小脱毒薯块育苗,排种前进行苗床土壤及种薯消毒,加强病毒病防控,以高剪苗方式采苗,减少薯苗带病等风险。麦(油)茬田块,建立假植田,采用“两段法”育苗。薯苗需经严格检疫蚁象、茎线虫病等病害,未经检疫的不可调运。大田栽插应合理确定垄作方式和栽插密度,除菜用甘薯采用畦作外,其他用途的甘薯应坚持起垄栽培,一般垄高在30公分左右,黏土垄稍高,沙壤垄略低,坡地顺等高线做垄。鲜食品种推荐大垄双行、平插,密度为4000—4500株/亩;淀粉品种推荐小垄单行,斜插,密度为2500—3200株/亩。夏秋薯田、薯蔓短分枝多的品种种植密度稍高;春薯田、加工品种、长蔓品种种植密度要低。有条件的地方建议水旱轮作,或与花生、玉米等旱地作物轮作,减轻病虫害和连作障碍。间套作甘薯应选用薯蔓较短的耐荫品种。关注前茬作物除草剂对甘薯的药害风险。


(三)科学控肥,提高商品薯率。长江中下游薯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及有效磷含量整体高于北方薯区,速效钾含量低于北方薯区。要坚持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腐殖酸氨肥,推广使用甘薯专用肥。按照减氮、稳磷、增钾,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施肥。肥料应用参考北方薯区,提倡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本区秋季常发干旱,干旱严重时可随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补充营养的同时补充一定水分。山区及丘陵薄地可以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肥轮作等措施提升耕地质量。栽插时一次性浇足窝水,促生长、早发苗、早封垄,鲜食用甘薯可采用覆膜栽培、膜下滴灌等提高商品薯率,干旱贫瘠的丘陵山地一般不盖膜;中期以控制茎叶旺长、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为重点,必要时可根据地上部茎叶长势进行化学控旺;中后期以促进薯块膨大为重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控旺,亩增施磷酸二氢钾100克。生长后期特别注意防涝,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食品加工和淀粉加工用甘薯应适当早栽提高单产。


(四)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病虫。长江中下游薯区主要病虫害包括甘薯病毒病、黑斑病、蔓割病、基腐病、地下害虫等。病毒病防控主要采用脱毒种薯种苗和苗床期病毒苗识别拔除;根腐病、薯瘟、蔓割病等无有效药剂防治,应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无病地块种植;黑斑病可选用苗床高剪壮苗,栽插前用适宜药剂处理;茎线虫病可选择健康种苗和无病地块种植,药剂封闭薯苗剪切口横截面等综合防控技术,杜绝超剂量使用农药。鲜食用甘薯应重点关注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为害,推荐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如田间设立黑光灯诱杀成虫,并适当结合高效低毒农药化学防治,提高商品薯率。


(五)适时收获,对接市场需求。鲜食用甘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采取分级销售、包装销售、贮藏后销售,分批上市,提高销售价格,增加产值;加工用甘薯可根据加工需求和品种品质最佳期确定收获时间;淀粉用甘薯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根据加工需要规模化种植,有序收获与销售,提倡机械化轻简收获;种薯贮藏须控制在霜前完成收获。尤其注重规范甘薯贮藏期农药使用,尽量选择生物制剂,保障食品安全。根据实地条件选择适宜贮藏方式,鲜薯提倡分级贮藏,种薯提倡38℃左右快速愈合后贮藏。贮藏库一般保持环境温度9—13℃、湿度85%左右、适当空气流动。切忌雨天、霜冻后入库贮藏。贮藏后期注意通气,防“焖窖”。


三、西南薯区


(一)选用优良品种。根据生产目的、市场需求、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选用通过国家登记的专用甘薯优良品种,未经登记的品种不推荐种植。根据区域病害类型选择抗性好的品种。鲜食和食品加工用品种尽量选择肉色黄至橘红、薯形好、结薯早、商品薯率高、干物率适中的品种。淀粉加工用品种主要选择淀粉含量较高、糖化慢、高干物率的品种。


(二)培育健康种苗。气温稳定在15℃时开展育苗工作,一般在3月10日左右。苗床选用交通便利、浇水方便、排水良好、向阳背风、海拔200—600米的地段和沙壤土,一般采用地膜加拱膜双膜育苗方式。对海拔较高地区或有早栽需求的,采用大棚加电热育苗方式;对播种较迟的采用平膜覆盖育苗。选用健康种薯育苗,育苗期及时去除杂株、劣株、病株,保证苗早、苗壮、苗足。


(三)科学起垄栽培。在前作收获后或种苗移栽前15天及时深翻土地,不宜在土壤粘湿时耕作。地块耙平耙细后起垄,坡地垄距一般80—90厘米,垄高20—30厘米;平坝垄距一般70—80厘米,垄高30—40厘米;机械化起垄,要求垄形饱满肥胖,垄沟窄深,垄面平,垄土塌实,无硬心。


(四)综合地力提升。西南薯区土壤肥力整体低于长江中下游薯区,氮磷钾纯养分推荐量分别为5—7、3—5、8—12公斤/亩。建议使用缓控释肥料,根据当地土壤含氮情况推荐专用肥配方:15—9—21、10—10—20,每亩用量30—50公斤;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6—4—10,有机质15%,每亩用量60—80公斤。根据轮作制度适当调整施肥策略,通过秸秆还田、绿肥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措施综合提升甘薯主产区耕地质量。水分管理以雨养为主,严重干旱时可采取措施浇水抗旱,生长后期如发现藤蔓叶片落黄早衰,可喷施叶面肥。


(四)科学合理密植。鲜食用品种宜选择水平法,其它品种采用斜插法进行栽插。选取5—7节长的尖梢苗进行栽插,3—4节埋入土中,2—3节露出地面,压实入土种苗。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栽插,鲜食用品种可采取分期栽插。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适宜密度,净作种植密度宜3500—4000株/亩,套作种植密度宜3000—3500株/亩。鲜食品种宜密栽植。注意防止病毒苗栽入大田。


(五)病虫草鼠害防控。草害防控可结合整地、中耕除草,采用人工拔除、除草剂喷施等措施。西南薯区主要病害包括甘薯病毒病、黑斑病、黑痣病等,病毒病防控主要采用脱毒种薯种苗和苗床期病毒苗识别与拔除,黑斑病、黑痣病主要采用高剪苗技术和种植时药剂浸苗,严防种薯带病入田,不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主要虫害包括蛴螬、金针虫、斜纹夜蛾、卷叶蛾等,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辅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控措施,提倡集体安装杀虫灯诱杀趋光性害虫。鼠害防控实行统一灭鼠,选用合理药剂,并结合鼠夹、捕鼠笼、粘鼠胶等物理方法进行,推广毒饵站控鼠技术,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剧毒杀鼠剂。


(六)适时采收贮运。鲜食用甘薯根据市场情况收挖和销售。一般收获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种薯用甘薯宜在霜降前收获完毕,淀粉加工或食品加工用甘薯根据企业需求时间收挖。收挖应结合土壤条件,选择人工或者机械进行收获,晴天收挖、雨天不挖。建议就地分拣,当天收挖、当天入窖(库)。有条件的区域可进行高温愈合处理,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安全贮藏,贮藏设施温度宜保持10—13℃,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80%—90%。


四、南方薯区


(一)选用良种,繁育健康种苗。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种植目标等,选用适宜的优质专用品种。未经国家登记品种不得推广,不使用非正规渠道引进品种。沿海区域宜种植春薯、秋薯或冬薯,北回归线以南区域宜种植春薯或秋薯,北回线以北区域宜种植秋薯。夏秋薯一般3—4月育苗,选择疏松、排水良好沙壤土,清沟排渍,抢时(晴朗天气)整地,适时排种。后续做好露地种苗扩繁、壮苗培育工作,避免周年连续使用大田藤蔓繁育。育苗期间对黄化皱缩、严重卷叶等异常种苗及时拔除销毁,防止甘薯病毒病蔓延。秋冬薯可在6月份开始整地进行露地育苗,提倡建立秋冬薯健康种苗繁育基地。


(二)合理密植,抢时起垄种植。南方薯区雨水较多,多采用垄作栽培,做好排灌沟渠等建设。垄距垄高一般大于北方,宜100—120厘米,垄高宜30—40厘米。要求垄形饱满肥胖,垄沟窄深,垄面平,垄土塌实,无硬心。秋冬薯应适时在晴朗天气时抢时起垄种植。缓坡地可选择适合的小型配套作业机械,平坦地可采用起垄机、中耕除草培土机、切蔓机、收获机等大型田间作业机械。春薯在温度回暖后开始种植,一般3月中下旬。利用冬闲田种植的,可在春雨来临前提前起垄;非冬闲田种植的,应在降雨间隙抢时起垄。确定合理的栽插密度,一般亩种植3500—4500株。


(三)科学施肥,提高应用效果。南方薯区土壤肥力整体高于长江中下游薯区,除速效钾略低外,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高于长江中下游薯区。由于南方雨水较多,养分淋洗、径流等损失严重,肥料施用参照长江中下游薯区,建议使用缓控释肥为主。有条件的地区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旱季可及时灌水追肥、也可有效减少养分流失,推广使用甘薯专用肥。按照减氮、稳磷、增钾,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施肥。肥料应用参考指标:每公斤土壤速效氮低于20—30毫克时,亩施纯氮5—15公斤作底肥,高于80毫克时可不施氮肥。每公斤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时,亩施五氧化二磷5公斤作底肥,高于50毫克时可不施磷肥。每公斤土壤速效钾低于3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20公斤,30—10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10—20公斤,超过150毫克时可不施钾肥。


(四)绿色防控,加强轮作种植。南方薯区主要病虫害包括甘薯病毒病、蔓割病、薯瘟病、根结线虫、蚁象、地下害虫等,部分防控方法可参考长江中下游薯区,防止、减轻蚁蟓为害可采用轮作、性诱、覆土等综合措施。注重规范甘薯贮藏期农药使用,尽量选择生物制剂,杜绝超剂量使用农药;保障食品安全。近两年本区甘薯种植品种较为单一,存在一定隐患,栽插前用适宜药剂进行种苗处理,同时提倡水旱轮作或与花生、玉米等旱地作物轮作,减轻病虫害和连作障碍。


五、菜用甘薯


(一)适当控制规模。菜用甘薯货架期短,田间采收用工量大,应根据市场容量、劳动力资源等,择距市场近的城郊适度规模种植,反对盲目扩种。


(二)科学选用品种。选择具有耐高温高湿、耐病虫能力强、营养丰富、茎叶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茎尖茸毛少、无苦涩味、口感嫩滑等特点的优质菜用甘薯品种,未通过国家登记的品种不推荐种植。


(三)繁育健康种苗。根据品种结薯习性,菜用甘薯育苗分为薯块育苗和保护地保苗育苗两种方式。薯块育苗方法与鲜食和淀粉用甘薯相同,要注意基础苗的定期更新,不能连续多年使用;冬季或春季大棚繁苗注意防止种薯种苗和土壤病菌传播,谨防蚜虫传播病毒病。


(四)合理安排种植。根据气候特点、设施结构性能、栽培模式、市场需求预测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合理安排适宜的种植期和茬口。露地栽培要避开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高发期,防止栽插期过于集中。设施栽培要按照目标市场蔬菜价格变化规律、当地冬春气候特点和不同棚室的结构性能,安排秋冬茬、冬春茬生产及品种结构,调控上市时间。


(五)加强田间管理。选择肥力较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通气、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整畦起沟栽培,畦面宽度80—100厘米、沟深30厘米。以有机肥作基肥,选用茎蔓粗壮、老嫩适度、节间较短、叶片肥厚、无气生根、无病虫害、带心叶的顶端壮苗进行扦插,亩扦插密度垄作不低于8000株,畦作不低于12000株。成活后科学管理,苗长15厘米以上进行打顶促分枝。生长最适温度18—38℃,每天早晚喷水1—2次。提前开始棚内蚜虫等防治,采取生物和物理防治害虫,采用防虫网结合吸虫机和生物农药防虫,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六)适时修剪采收。菜用甘薯采摘期长,封垄后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分批采收,一般每7—10天可采收1次,上午10时之前为最佳口感采收期,注意防止叶片萎蔫脱水。采摘后可及时入库,库温10—15℃。采摘完可适当修剪,保留20厘米以内的分枝,隔天后及时补肥。


查看政策原文:2022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推荐内容
《我国甘薯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甘薯
2021-02-18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推动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设施农业
2024-04-19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绿色技术模式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2024-04-16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关于印发天津市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4-16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3年贵州省食用菌示范家庭农场支持名单的公示
食用菌
2024-04-16
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种业
2024-04-16
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4年省级财政乡村振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2024-04-16
关于印发2024年辽宁省农作物优良品种推介名录(粮油作物类)的通...
种业
2024-04-16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4年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遴选结果的公示
2024-04-16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农产品加工园区认定工作的通知
2024-04-16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微信:nxf365
反馈建议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