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荔枝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国家。2017年以来,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中国荔枝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至792.61万亩;2021年中国荔枝种植面积虽然有所减少,但产量却稳步提高,2021年中国荔枝产量281.41万吨,同比增长10.21%;2021年底三次寒潮利于早熟荔枝的低温诱导,2022年初倒春寒时间较长,为中晚熟荔枝的成花奠定了基础,利于坐果保果,总体看,妃子笑、白糖罂成花良好,成花率普遍80%以上,2022年全国荔枝产量达251.34万吨,与2020年相当。
2022年冬全国荔枝末次秋梢老熟期适当,成花诱导性低温来的早、延续时间长,降水适期,果农管理积极性较高,技术管理到位,2023年春荔枝秋梢、包括迟梢都成花良好,这为2023年荔枝开花、坐果和品质管控打下良好基础,预计2023年全国荔枝产量可达329.43万吨,同比将较2022年增长31.07%。
6月是中国荔枝历年上市量的峰值月份。2023年6月,全国销地市场上的荔枝主要来自于广东、广西和福建,主要上市品种有妃子笑、三月红、白糖罂、糯米糍、桂味、白蜡、黑叶、紫娘喜、无核荔枝、玉荷包、鸡嘴荔、怀枝、桂花香、越南荔枝、越南红花和越南红荔等,凤山红灯笼、兰竹、贵妃红、岭丰糯、井岗红糯、仙进奉、观音绿、冰荔、唐夏红等各区域特色荔枝品种或质优量少的中晚熟品种也在陆续上市。
从上市量来看,2023年6月,全国荔枝上市量为151.59万吨,环比较2023年5月的104.95万吨高出46.64万吨;较2022年同期的108.36万吨高出43.23万吨——为近4年6月份上市量(2020年6月的111万吨、2021年6月的168万吨、2022年6月的108.36万吨、2023年6月的151.59万吨)的第二高位。
从主要趋势来看,6月作为2023年上市量最高、品种最为丰富的月份,加之国外进口荔枝数量激增,与2023年5月相比,各品种荔枝价格均有不同的下滑;与2022年6月同期相比,也整体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价格高低来看,“观音绿、紫娘喜、桂花香、仙进奉”等荔枝价格相对较高,“妃子笑、黑叶、白糖罂、桂味”等全国栽培面积较广、产量也相对较高的传统品种荔枝价格相对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