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积分:0
开通VIP会员 · 享八大权益
未开通
农小蜂VIP , 您的专属数据定制管家
立即开通
退出登录
冷链集配中心政策梳理与发展展望
来源:
2024-04-12
1715 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
首页 内容详情

作者:蔡阳光


近年来,“冷链集配中心”成为农业领域的高频词。大众面对新概念时会对应熟悉的概念和实体来理解,传统农批市场、冷冻库房成为对冷链集配中心的直接印象。那“冷链集配中心”概念是什么、和传统农批市场、冷库的区别是什么及政策脉络体系有哪些,本文依次解读。


首先,梳理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冷链集配中心、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核心概念的定义和区别:


1.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 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是指在农产品主产区或产地附近建设的,主要用于储存和保鲜刚刚收获的农产品的专业设施。这类设施通常包括预冷、冷藏、冷冻库房以及配套的加工、包装、分拣等设备,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产品在收获后至进入市场流通之前的损耗,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保障食品安全和品质。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是保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冷链中“最先一公里”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冷链集配中心: 冷链集配中心是冷链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集冷链物流中的仓储、分拣、包装、配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它们通常位于交通枢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或者靠近生产源头和消费市场的地理位置,负责将来自多个供应商或产地的冷链货物进行集中存储和分拨,然后按照订单需求分配至不同的销售渠道或终端消费者,实现了冷链物流过程中的高效集散和协同作业。冷链集配中心在保证冷链物流连续性和质量的同时,还能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


3.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是在国家层面上规划和布局的重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仓储或集配中心,而是具有战略地位、辐射能力强、资源配置高效、服务功能齐全的冷链物流枢纽。这类基地通常涵盖了冷链物流的全部或大部分环节,包括冷链仓储、加工、分拨、配送、多式联运、信息化服务等,并能够对接产地与销地,服务于广阔的地理区域。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旨在提升冷链物流的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支持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确保食品和其他冷链商品的安全、高效流通,促进地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侧重于农产品刚收获后的初始保鲜存储,保障源头的品质与安全;冷链集配中心关注的是在整个冷链网络中货物的高效集散和分拨;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则着眼于构建全国或区域性的冷链物流核心节点,通过高标准、高集成度的服务和设施,实现冷链物流全链条的优化与升级。


第二、冷链集配中心和传统农批市场、冷库的区别是什么?


冷链集配中心、传统农批市场以及冷冻库房基地都是冷链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角色和运营模式。


冷链集配中心:

1.集成化服务:冷链集配中心是集冷链物流、仓储、分拣、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节点。它不仅提供低温仓储设施,还具备先进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完善的分拣、包装、预冷、加工等增值服务,旨在实现冷链产品的高效集散、快速周转和精确配送。


2.供应链协同:冷链集配中心强调与供应链上下游的紧密协作,通过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实现从产地到销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冷链物流服务。它与生产者、零售商、电商平台、消费者等多方形成紧密联系,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库存管理、精准预测需求、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


3.标准化与智能化:冷链集配中心通常采用高标准的冷链物流设施和设备,如自动温控系统、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冷链物流追溯系统等,确保冷链过程的温度控制、品质监控和全程追溯。此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集配中心能够实现高效调度、精准配送和实时监控,提升冷链物流的整体效率和安全性。


4.区域辐射与网络化布局:冷链集配中心往往位于物流节点城市或农产品主产区附近,具有较强的区域辐射能力,通过构建全国或区域性的冷链物流网络,实现跨区域、多温区的冷链物流服务,服务于大规模、跨地域的冷链产品流通。


传统农批市场:

1.交易功能为主:传统农批市场主要侧重于农产品的批发交易,是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主要流通渠道之一。其核心功能在于提供一个实体交易场所,供买卖双方进行面对面的议价和交易,以实现农产品的大宗交易和价格发现。


2.配套仓储有限:虽然一些农批市场也设有简单的冷藏冷冻设施,但其仓储条件往往不如专业冷链集配中心完善,且以临时存放、短期周转为主,较少提供长期、精细化的温控存储服务。冷链物流服务多依赖于市场内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缺乏系统化、集成化的冷链服务。


3.信息化程度较低:传统农批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交易多依赖于传统的面对面方式,信息透明度和流通效率较低。虽然部分市场开始引入电子结算、信息公示等系统,但整体而言,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及冷链集配中心。


4.地域性强:农批市场通常扎根于某一特定区域,服务于当地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尽管一些大型市场可能具备一定的跨区域辐射能力,但其冷链物流网络的构建和辐射范围一般不及专业冷链集配中心广泛。


冷冻库房基地:

1.单一存储功能:冷冻库房基地主要专注于提供低温仓储服务,其核心设施是大型冷冻库房,用于长时间、大批量地存储需要冷冻冷藏的食品、农产品或其他商品。


2.设施专业化:冷冻库房基地的硬件设施以满足低温储存需求为主,通常拥有规模化的冷冻库、冷藏库以及相应的制冷设备,能够提供稳定的低温环境以保持货物品质。然而,相比于冷链集配中心,其在分拣、加工、配送等方面的设施和服务相对简单或缺失。


3.服务对象与模式:冷冻库房基地主要服务于有大量低温存储需求的生产商、贸易商、零售商等,以出租库房或提供仓储管理服务为主要盈利模式。其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程度较低,通常不直接参与产品交易、物流配送等环节。


4.网络化程度:冷冻库房基地通常作为冷链物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存在,与其他冷链设施如产地冷库、配送中心等共同构成冷链物流体系,但其本身并不具备构建和运营冷链物流网络的能力,网络化程度低于冷链集配中心。


三者在功能定位、服务范围、技术应用和网络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冷链集配中心是高度集成、协同、智能化的冷链物流服务综合体,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冷链服务;传统农批市场则以交易功能为主,辅以有限的冷藏设施,信息化程度较低,主要服务于本地或一定区域的农产品流通;冷冻库房基地专精于低温仓储,设施专业化程度高,服务模式相对单一,主要作为冷链物流体系中的存储节点。


第三、冷链集配中心相关的政策脉络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国办发〔2021〕46号


健全冷链物流服务体系。聚焦“6+1”重点品类(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主要生鲜食品以及疫苗等医药产品),分类优化冷链服务流程与规范,提升专业化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完善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分拨配送、寄递、信息等冷链服务功能,强化一体化服务能力,打造运转顺畅的供应链,支撑冷链产品产销精准高效对接。丰富数字化、智慧化技术应用场景,深化冷链物流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冷链物流业态、模式、组织与技术创新,提升协同化、平台化服务水平,拓展上下游产业价值空间。


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托县城、重点镇布局建设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改善产地公共冷库设施条件,强化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分级分拣、初加工、产地直销等能力,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水平,减少产后损失,实现优质优价。服务本地消费市场,拓展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中转集散、分拨配送功能,优化完善县乡村冷链物流服务。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农市发〔2022〕3号


第四章 补齐农产品产地市场设施短板

第一节 提升交易服务水平

全面升级交易设施。改变露天交易、占道经营、简易厅棚的现状,建设分区清晰、环境整洁、使用安全、绿色节能的交易及结算场所。支持有条件的市场根据交易需要,建设农产品拍卖厅、电子交易中心或大数据中心。鼓励采用具备数据存储、传输及交易票据打印功能的电子称量设备。


丰富市场交易方式。引导市场内经销商转变交易习惯,规范农产品期现货交易行为,促进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电子化。积极推进公平交易,有条件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依法依规丰富现货交易方式。鼓励发展线上线下融合互通的高效农产品交易。


第二节 提高仓储物流能力

加快仓储设施建设。根据经营农产品种类和规模,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设施,按照适度超前原则,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新建或改扩建粮油自动通风筒仓、果蔬精准控温保鲜库、畜产品和水产品高效节能冷藏库等仓储设施。配备标准托盘、立体货架、自动传输、装卸提升、吊装搬运等设备,建立协调统一、信息共享、上下联动的管理系统。


完善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专区或车间结合市场主营产品特点,安装预冷、清洗、分级、打蜡、包装等果蔬商品化处理设备,以及冷却、分等、分割、冻结等肉类和水产品初加工设备,鼓励配备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经济实用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线,最大限度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支持有条件的市场建设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加工配送能力,将更多增值收益留在产地。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规划的通知》(农市发〔2022〕5号)


引导各地有序开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产地低温储运能力。二是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继续组织开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等项目,积极推进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支撑体系,培育形成一批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的运营主体,探索一批符合我国国情的运行模式,逐步构建形成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农产品高效流通,推动农产品供给质量和能力明显提高。


《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 农计财发〔2023〕6 号


(四)建设以仓储保鲜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

建设提升产地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加快补齐产地预冷、清洗加工、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物流配送等设施短板,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畅通衔接转运通道,全面建成以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产地仓储保鲜设施为支撑的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以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生产大县为重点,分区分片、合理集中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配套高效预冷、智能冷藏、稳定贮藏设施设备,完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健全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依托龙头企业、物流公司等主体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物流园等园区,分类分级建设具有仓储保鲜、初加工、冷链配送能力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园区冷链物流中心,融合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生鲜电商等渠道网络,打造产地冷链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


《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农计财发〔2023〕10号)


(九)完善仓储冷链物流及烘干加工设施。加快补齐产地预冷、清洗加工、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物流配送等设施短板,全面建成以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产地仓储保鲜设施为支撑的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


《云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 云政办发〔2022〕48号


推进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依托生猪、牛羊、蔬菜、花卉、核桃、水果、食用菌等重点产业县,建设40个产地骨干冷链集配中心,改善产地公共冷库设施条件,强化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分级分拣、初加工、产地直销等能力,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水平,减少产后损失,实现优质优价。在消费规模集中和物流中转规模较大的城市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销地冷链集配中心。


提升冷链物流质量。加快数字化发展步伐,支持“云上营家”等冷链物流平台发展,推动数据互联共享,支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运营主体搭建专业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争取列入国家数字化冷库试点。提高智能化发展水平,鼓励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推动冷链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升级。推广自动仓储、分拣、监控等设备应用,打造自动无人冷链仓,加快运输装备更新换代。


推进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建设。供销合作社系统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优势,主动对接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在农产品主产区,依托系统县域城乡融合综合服务平台,建设4个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在农产品重要集散地区,围绕节点城市和供销合作社系统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建设7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


优势特色农产品物流。支持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等地补齐花卉采后处理、保鲜、冷链运输短板及薄弱环节,推进全程冷链服务,提升花卉产业附加值。加快曲靖市、楚雄州等食用菌交易市场设施配套,提升冷链仓储配送服务能力。扩大松茸等品种全货机冷链运输服务。提高大理州、临沧市、保山市等地核桃鲜果保鲜冷藏率,服务核桃全产业链发展。


《云南省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主要目标。加快补齐产地预冷、清洗加工、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物流配送等设施短板,全面建成以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产地仓储保鲜设施为支撑的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到2025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量达到800万立方米以上,建成40个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果蔬、鲜切花、食用菌等农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30%、70%、70%左右,产地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能力明显提升。壮大一批产地冷链物流运营服务主体,创新农产品冷链流通运营机制,打造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产地冷链物流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二)果蔬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在温带水果优势生产区、亚热带水果优势生产区、热带水果优势生产区和冬春蔬菜优势产区、夏秋蔬菜优势产区、常年蔬菜优势产区建设一批田头冷藏保鲜设施。


(三)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在花卉种业核心发展区、鲜切花核心发展区和食用花卉核心发展区建设一批具有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分拣分级、产地直销等综合服务能力的田头冷藏保鲜设施或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提高德宏州、大理州、临沧市、楚雄州、保山市等地澳洲坚果、核桃鲜果保鲜冷藏率,服务全产业链发展。


(七)加快冷链物流数字化发展。鼓励产地冷链集配中心、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加大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冷链货物、场站设施、载运装备等要素数据化、可视化,实现各作业环节数据自动化采集传输。鼓励冷链物流基地、行业协会等搭建市场化运作的产地冷链物流信息平台,支持其平台与云南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为仓储保鲜、分拨配送、冷藏加工等业务提供平台组织支撑。探索搭建产地冷链物流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创新产地农产品流通数据的信息化采集方式,推动乡村产业供应链数据汇集、交换、分析与应用。加快建立健全常态化信息采集机制,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提供产地冷链物流设施运行信息和交易信息,加强信息整理、分析和发布。


最后,冷链集配中心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冷链集配中心将成为产区特色优势产业招商引资、展示展销及农旅融合的重要窗口,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未来冷链集配中心将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全链条监管等方面持续升级,与直播电商、产地一件代发、产区农产品产业展示展销等业态的深度融合成为大趋势。


产区特色优势产业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冷链集配中心凭借其先进的冷链设施、完善的物流网络和高效的供应链服务能力,为产区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理想的招商平台。同时,集配中心还可通过举办招商推介活动、产业论坛等形式,吸引国内外资本关注,促进产业项目落地,进一步推动产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链完善。


展示展销与农旅融合的多功能平台。冷链集配中心不仅作为物流中枢,更逐渐发展成为产区特色农产品的展示展销中心。通过设立产品体验区、样品展示厅、品牌推广区等多元化展示空间,集配中心为消费者、采购商、旅游者提供了一站式了解和体验产区特色农产品的场所,有效提升产区品牌形象和产品知名度。此外,集配中心还可与周边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等旅游资源相结合,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构建集农产品展示、销售、体验、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全链条监管的持续升级。在数字化层面,通过构建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等,实现对库存、订单、运输等各环节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提升运营效率。在智能化方面,引入无人搬运车、智能温控系统等先进设备,实现自动化作业和精准温控,降低人工成本,保障产品质量。在绿色低碳方面,采用节能设备、可再生能源、绿色包装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推荐内容
唯恒举办《新一代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与DeepSeek》的培训
2025-04-25
唯恒有话说|云南省一号文件发布!深化农村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唯恒的数智化实践与担当
2025-04-25
唯恒基业山地农业低空经济创新融合应用实践 ——数字底座夯实根基,科技赋能引领发展
2025-04-18
农小蜂数智云“含智量”增加,基于DeepSeek的小蜂AI问答发布上线
2025-04-18
产学研深度融合!唯恒与专家工作站梁志宏教授团队 共探智慧农业新篇章
2025-04-03
昆明国际数据交易所正式投入运营 唯恒荣获首批证书
2025-04-03
数智赋能 质效双升—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平台 助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实践
2025-03-28
万柏农业与唯恒基业携手 共筑甜龙竹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2025-03-28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莅临唯恒考察交流
2025-03-28
她时光 • 慢生活 - 致敬最美的你
2025-03-07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微信:nxf365
反馈建议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