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聚焦于云南施甸县推动蔬菜脱贫产业提质增效的实践与成效。施甸县通过多年的努力,将蔬菜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并建立起覆盖“种植-加工-冷链-销售”的全产业链格局。2023年,该县蔬菜产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增长。
关键成就:
1. 蔬菜产业规模:202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产值超过5亿元,刷新历史新高。
2. 产业链建设:建成包括18个市级蔬菜家庭农场、97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及1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在内的产业体系。
3. 收入提升:带动1.5万户、4万人从事蔬菜产业生产,户均收入显著增加。
4. 技术指导:推广青豌豆种植,亩产达到500多公斤,地头收购价为2-12元/公斤,有效提升了农户收益。
挑战与应对:
1. 连作障碍和自然灾害:2022年底,由于早衰死亡现象导致青豌豆品质不佳,价格下滑。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调研团队,总结原因并提出《2023年青豌豆生产技术意见》。
2. 基础设施限制:由于多数蔬菜产业分布在偏远山区,水资源匮乏且无灌溉条件,制约了产业规模发展。政府投资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蔬菜大棚,提高了生产效率。
未来规划:
1. 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完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2. 品牌化发展:加快建设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朝向有机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
3. 利益联结机制:“双绑”模式强化了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之间的合作,实现风险共担、利益捆绑、合作共赢。
结论:
施甸县在推动蔬菜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增强了农民的收入,也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克服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挑战,施甸县展现了其在农业产业发展上的韧性和创新能力。未来,该县计划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并通过“双绑”模式巩固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以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