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概述
宜良县马街镇以党建为纽带,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探索出一条以产兴业、强村富民的共富之路。2023年,马街镇蔬菜年产量18.2万吨,其中出口4020吨,年产值达3.64亿元。马街镇充分发挥镇级党组织统筹协调、高位整合的优势,将产业结构趋同、短板互补、优势联动的村(社区)集体经济项目进行“打包”推进落地,以此探索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二、主要工作及成果
1. 资源整合:马街镇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通过交易市场、冷库等对农特产品进行聚集销售,打造“一菜、一鱼、一陶、一库、一烟”5张名片,特色产业再上台阶。
2. 产业链延伸:围绕特色生态产业链,打造生态科普廊道、科技馆、农特产品展览馆等休闲观光旅游和餐饮住宿场所,打造绿色健康生活目的地。
3. 科技兴镇:积极协调引进华润宜良马街复合光伏发电优势项目,利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土地,探索新型立体化循环发展产业,构建光伏发电、生态修复一体的产业富民模式。
三、产业发展成果
1. 种植升级:联合社吸引46个村小组5365户菜农入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种植,蔬菜产出效率和品质飞速提升。
2. 订单稳定:通过创新构建“企业派单+联合社委托+菜农定向种植”的利益联结机制,成为企业与菜农之间的“牵线人”,降低市场交易风险。
3. 销售提质:统一搜寻市场信息和优质销售渠道,新建镇级蔬菜加工中心,有效解决农户与市场脱轨问题,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及国内大型商超、生鲜电商、餐饮企业。
4. 利益扩大:联合社社员每年可获地租1911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8.6万元;为20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年人均收入约5万元;脱贫户的年人均纯收入达18544元,增幅16.82%。
四、结论
宜良县马街镇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成功实践表明,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产业链延伸、科技创新等多方面措施,可以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值,实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这一模式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