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在茶叶产业发展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57万亩,茶叶产量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将茶叶列为“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之一,力争到2026年,全市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85亿元,成为全省前列的茶叶产业强市。
现状分析:
1. 基地提档升级:已完成低产低效茶园改造7.7万亩,创建省级茶叶现代农业园区2个,巩固提升茶旅融合景区3个,创建“四川省十大最美茶乡”2个。
2. 龙头带动、科技兴茶、品牌市场拓展:全市新引进省属国有茶企1家,组建县属国有茶企3家,培育省级龙头企业6家,新(改)建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7条。与中茶所、川茶所建立长久合作关系,推动机采技术推广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巴中云顶入选“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
3. 联农带农机制:通江县建立的“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全县3700余户茶农户均增收1.6万元以上。平昌县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无人管”“无钱管”和“管不好”等问题,带动全县茶园管护面达95%以上。
未来规划:
1. 发展定位:打造全省最大的高山富硒茶生产基地和全国知名的红色茶乡旅游基地。
2. 产业重心:加强茶园管护,改造低产低效茶园9万亩,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新建初加工厂30个,新建自动化、连续化加工生产线9条,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
3. 恒心坚守:政府主推、企业主体、各司其职,持续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积极做好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市场拓展、品牌培育等,增强联农带农效益。
专家建议:
1. 高质量发展:立足资源禀赋、选准发展路线,依靠科技、打造核心竞争力,塑造品牌、抢占市场,探索融合发展、获得新动能。
2. 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快扶持和引导,建立健全茶园标准化体系,科学合理实施宜机化改造,配套智能化设备,推动茶园机械化管理和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3. 质量安全控制: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压低虫口,抑制害虫发生,适时应急防治但要科学用药和精准用药。
总结:
巴中市茶叶产业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加强茶园管护,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茶单品,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专业人才和技术团队,提高茶叶加工特别是初加工、出口茶加工的自动化、清洁化水平。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市场拓展等措施,增强联农带农效益,促进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