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巫溪县,素有“天然药海”之称,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现有地产中药材2932种,占全市药用动植物总数的50.2%,其中常用药材320种,品种数量居重庆之首。近年来,巫溪县将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之一,推进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精深加工业,举全县之力集中打造产业集群,用好资源金“药”匙解锁中药材百亿产业。
二、产业发展情况
截至2023年底,全县中药材在地面积达到42.21万亩,其中人工种植面积20.7万亩,收获面积突破10万亩,产量达到4.83万吨,实现产值12.81亿元。通过建设一批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生产来有效提高中药材产量。以中药材党参为例,过去当地药农粗放种植,亩产仅为1000多斤,现在通过基地示范带动推广党参合理密植等技术,亩产可以达到3000斤。
三、产业链条完善
巫溪县培育、引进一批中药材加工企业,县内从事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2家,初加工企业4家,中药材加工产业得到恢复性发展,如今年加工产值已突破1亿元。以坤隆药业为例,这是一家集种苗培育、GAP种植(即全程溯源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药膳研发及加工溯源于一体的中药全产业链生产企业。
四、科技支撑与品牌建设
巫溪县强化科技支撑,推动药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来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同时,推动中药材品牌化,打造道地中药材金字招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宁党参”成功注册地理商标,“巫溪独活”取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五、未来发展规划
巫溪县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中药材在地面积达50万亩、产值突破20亿元;用15年时间实现中药材产值100亿元。同时,抢抓国家“渝十味”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加快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产品溯源系统及道地药材基因库,强化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和品牌培育,推动大健康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
六、结论
巫溪县中药材产业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未来,巫溪县将继续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为实现中药材百亿产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