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背景与现状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拥有悠久的红薯种植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与资源优势,致力于将红薯这一小特产发展成大产业。目前,建水红薯种植已实现从“山区”到“世界”的迈进,带动群众种植红薯10万余亩、产量30万吨,年均增收10亿元。
二、产业链完善与核心竞争力提升
1. 种苗繁育:为提升红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水县于2024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了红薯脱毒种苗繁育基地。该基地集标准化脱毒实验室、智能驯化棚、扩繁基地于一体,具备科研实验、病毒检测、新品种选育保护等功能,年产优质种苗5亿株,增产幅度可达20%至50%。
2. 精深加工:建水县积极引导本地农业企业开发红薯加工业务,成功培育出红河天第、建水锐标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通过“5蒸4烤”等独特工艺处理,将红薯转化为红薯干等产品,年均加工红薯5000余吨。红薯干等产品已进入高铁餐车销售,并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
三、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1. 品牌塑造:建水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积极申报“建水红薯”地理证明商标,创新设计品牌形象及标识LOGO,将建水历史文化与特色农产品相融合,打造具有建水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2. 市场拓展:建水县整合县域电商物流企业资源,建设各类配套设施,发展本土电商直播团队,开辟红薯直播销售新赛道。同时,积极组织建设国际化标准的分拣流水生产线,严控产品质量,与国内外商贸企业和经销商合作,大力开拓东南亚、欧美等国外市场。目前,建水红薯每年通过企业转销等方式销往国外的量达10万吨以上。
四、未来展望
经过多年发展,建水红薯全产业链格局基本形成。下一步,建水县将继续扩大红薯种植面积,拓展国内外市场,延伸红薯产业链,走出一条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产业化的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五、总结与建议
建水红薯产业在种苗繁育、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未来,建议建水县继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红薯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交流合作,提升建水红薯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