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和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使宕昌县自古被誉为“千年药乡”“天然药库”。近年来,宕昌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并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一、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宕昌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其中2024年种苗繁育基地达2万亩,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达26.5万亩,上年留床面积11.5万亩。预计今年采挖面积超过28万亩,总产量可达11万吨,总产值可达48亿元。主要种植品种包括当归、大黄、党参、黄芪等。
二、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宕昌县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例如,甘肃琦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建成生产车间及仓库5.3万㎡,动态仓储能力达15万吨,年生产量约3万吨的中药饮片生产车间,年销售额达3.6亿元。此外,宕昌县还建立了中药材专业市场11个,从事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加工贩运的大户达到800多户,从业人员超过1.8万人。
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宕昌县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开发服务中心,为中药材产业的规划编制、技术推广、市场营销等提供全程服务。同时,通过与西北师大、中科院兰州分院、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中药材种苗的繁育水平和标准质量。
四、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宕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宕昌县特色产业奖励扶持办法》《中药材产业发展扶持奖励细则》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药材产业开发,并通过科学论证,积极争取省、市农业项目投资发展意向资金。此外,还引导金融部门通过小额信贷、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投资药材产业。
五、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宕昌县中药材以其优良的品质深受市场青睐。当归、党参、大黄、黄芪等“四大宗”中药材先后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宕昌中药材标准化基地被认定为全省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园也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总结:
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未来,随着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和完善,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