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鹤峰县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年来依托自然优势和资源禀赋,将中药材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来重点培育。目前,全县各类中药材种植留存面积超过23万亩,年销售量6000余吨,年产值2.5亿元,每年为药农提供现金收入2亿元左右,带动1万多名农户、3万余人受益,药农人均年药材收入达5000元以上。
二、产业特点
1.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与传统农作物相比,中药材具有较强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能够保证稳定的产量和收益。
2. 经济效益好: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价格的上涨,中药材产业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3. 规模化发展:鹤峰县通过基地带动、示范典型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多样性、规模化的产业格局。
三、产业发展措施
1. 政策支持:鹤峰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2. 技术培训:为了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鹤峰县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3. 品牌建设:鹤峰县注重中药材品牌的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展销活动,提高鹤峰中药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产业发展成效
1. 提高了农民收入: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为鹤峰县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 促进了就业: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为周边百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 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促使鹤峰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
五、产业发展建议
1. 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加强品牌建设:继续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鹤峰中药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市场份额。
3. 拓展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