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雄乡在县委“五个建水”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围绕“特色产业富乡、绿色生态靓乡、民族文化活乡、乡村善治兴乡”的工作思路,通过深入学习和运用“千万工程”,推动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发展。以下是对普雄乡特色产业发展的分析简报。
一、产业发展概况
普雄乡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高山蔬菜水果初加工、纸厂茶叶全产业链、他腊“粮经烟”轮作模式、七棵树中草药、万家庄万寿菊规模化种植和龙岔温泉开发利用等多元化产业结构。全乡种植粮食2.2万亩、蔬菜2.1万亩、林果1.4万亩、中草药1.5万亩、烤烟0.7万亩,特别是水泡梨厂和茶厂等经营主体的助力,推动了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助力群众增收约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1194元,较同期增速16%。
二、助农增收措施
普雄乡坚持以助农增收促振兴为目标,不断推动产业链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一方面,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引领下,各村结合实际,补短板、强弱项、增动能,全乡团结担当干事达到了新高度。另一方面,聚焦“三大经济”,挖掘特色资源,盘活13.5万株古茶树和4000余亩水泡梨,采茶时节农户单日最高收入可达1000余元,群众年创收约1000万元,村集体增收47万元;推进“普雄山泉”生产提质增效和古法造纸实现投产,村集体增收13万元;同时,可持续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
三、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
普雄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规划先行、分类施策经验,以人居环境提升为先,组织群众清河、清路、净村250余次,种植苗木花卉4万多株,打造美丽庭院,先后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5个、省州绿美村庄3个、美丽河湖2个。以治理效能提升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认真抓好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有序推进法治乡村、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和抓党建促宗教治理,被评为县民族团结示范乡镇、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通过成功举办全国四季村晚等活动,激发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动力,弘扬传承花灯、铓鼓舞等非遗文化。
四、未来展望
下一步,普雄乡将继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努力让村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