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规模与产值双丰收
近年来,景东县充分发挥地理和气候资源优势,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2024年,全县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突破5.01万亩,同比增长3.3%;产量(干品)达到0.98万吨,农业产值预计高达3.6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1.6%;综合产值有望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23.6%。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景东县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势头。
二、品种引进与林下种植双管齐下
为了进一步丰富中药材种植品种,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景东县积极引进新品种。宏景供应链有限公司和景东兰兰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成了产业创新发展的“先锋队”。今年,宏景供应链有限公司、景东兰兰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分别引进种植金雀花200亩续断300亩。此外,在龙街乡垭口村等地,一场关于林下中药材种植的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计划建设的150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已进入林业部门审批环节。
三、种业发展与产地初加工并驾齐驱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景东县深谙此道,在中药材种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认定药用植物基源鉴定1个,即景东特有高杆滇重楼;获得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一个,涵盖滇重楼、野三七、心叶大百合等珍贵品种,为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障。产地初加工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景东县在这方面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加工生产企业从12家迅速增长至24家,全年加工各类药材(干品)800余吨,产值高达3200万元。这一变化不仅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经营主体培育与重点项目推进齐头并进
在经营主体培育方面,景东县同样成绩斐然。累计培育经营主体47户,这些经营主体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紧密模式携手共进。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也为景东县中药材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杆滇重楼林下标准化种植累计移栽600亩,2024年完成100亩移栽及20亩种苗基地建设投资200万元累计投资2761万元;大滇黄精育苗基地新建10亩林下仿野生种植累计移栽300亩累计投资500万元。锦屏镇山冲村班崴小组药材种植基地的曾建龙通过种植重楼和黄精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并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务工机会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