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现状
商南县近年来大力发展木耳产业,通过加大扶持力度、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基地带动农户种植,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群众增收。截至,全县已完成木耳种植530万袋,木耳干品产量达400吨,综合产值3200多万元。同时,建成标准化产业基地5个,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年均增收3000元。
二、政策支持
商南县强化政策引导,出台多项关于推进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政府从衔接资金、溧商协作资金、定点帮扶资金中列支500多万元,支持产业技术培训、产业基地建设、展销示范店建设、品牌建设等多方位多个环节。此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100万元,支持富水食用菌产业园进行菌棒生产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全县木耳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三、主体培育与产业链延伸
商南县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把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木耳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各类资源向优势经营主体集中。引导企业与种植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推行“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建成了青山木耳产业园、马王沟村木耳基地等标准化产业基地5个,带动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木耳产业,实现800多户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
四、技术培训与宣传推介
为进一步提升木耳栽培专业技术,商南县加大对木耳产业管理人员、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栽培大户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教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木耳产业专业人才。共组织县内食用菌企业外出参加技术技能培训3期10人次,依托国家科技特派团食用菌技术专家组开展木耳产业技术培训3场。
五、市场拓展与消费帮扶
商南县积极通过新媒体等平台多种方式宣传推介木耳产品,提升全县优质木耳产品知名度。2024年组织全县木耳企业参加农高会、丝博会等各类展销活动10多场次,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的年货节系列展销活动、秦岭山珍进香港品鉴推介会、秦岭美食节等活动中,商南黑木耳产品得到了各界一致好评。同时,全面开展消费帮扶,协调木耳生产企业、合作社的木耳产品入驻832平台,商南木耳产品通过各大商超、网络电商、溧商协作扶贫等方式和渠道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