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林草行业在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林下种植产业,以其独特的生态优势和经济效益,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本文将对我国林下种植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支持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
林下种植产业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目前,在全国2800多个县中,有2400多个县种植经济林,经济林年产值超过2万亿元,林下经济年产值约1万亿元,带动数千万林农增收致富。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该县林下种植黄花倒水莲、草珊瑚、鸡血藤等中药材19万亩,带动农户超2万人,年人均增收超4000元。此外,江西省万安县大力发展竹产业,2023年年产值达5.39亿元,同时充分发挥竹项目建设拉动作用,带动毛竹产区林农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这些实例充分展示了林下种植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政策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林下种植产业的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每年持续选聘110万名生态护林员,为林下种植产业提供人力保障;首批5个国家公园选聘5万多名农牧民在家门口担任生态管护员,提高当地居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成立林草科技服务团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提升林下种植产业的技术水平;对涉及国家和省级重点民生项目给予用林用草保障,涉及稳边固边项目“特事特办”,确保林下种植产业的顺利发展。
三、未来趋势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林下种植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随着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增加,林下种植产业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扶持,林下种植产业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产业效益将进一步提升。最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林下种植产业将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总之,我国林下种植产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正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林下种植产业将为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