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肉牛产业方面,通过创新的发展模式和政策支持,实现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将基于最新的资讯、政策和数据,对崆峒区肉牛产业的现状、发展策略及其成效进行分析。
一、产业发展现状
崆峒区肉牛产业以平凉红牛为主导品种,通过集中养殖小区的建设,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例如,史家沟村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建成的肉牛集中养殖小区,不仅解决了农户分散养殖的管理难题,还提升了养殖效益。此外,白庙乡也在红牛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投资建设肉牛集中养殖小区,激发了群众养殖的积极性。
二、发展策略与政策支持
1. 发展模式创新:崆峒区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模式,打破村域界限,联结多个村庄入股发展平凉红牛产业。这种模式有助于整合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
2. 政策扶持: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中央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牛产业发展激励政策资金等,以“固定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分配收益,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的增长。
3. 产业链延伸:崆峒区不断延伸红牛产业链条,计划投资建设农产品初加工项目,采取大户带小户、代养代育、委托养殖等方式带动群众发展红牛养殖产业。
三、成效与展望
1. 产业规模扩大:培育市级万头产业强镇1个、千头养牛专业村4个,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5个,肉牛饲养量达到27万头,实现了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
2. 经济效益提升:通过聚力实施七大工程,崆峒区不断增强平凉红牛产业质量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健全的销售网络和品牌营销策略也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未来展望:随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启动和大北农集团平凉科技园建设项目的开工,崆峒区肉牛产业有望在精饲料供给、种植业与养殖业融合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推动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综上所述,崆峒区肉牛产业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创新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链延伸策略,实现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崆峒区肉牛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