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东南山区,自古以来便与中药材紧密相连。近年来,该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全产业链的华丽转变,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一、产业规模与基础
平顺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300多种动植物类中药材,是潞党参的正宗原产地,也是连翘、柴胡、黄芩等十多种道地中药材的产地。全县11个乡镇中,有9个将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中药材种植和野生抚育基地面积达到85.13万亩,带动种植、经营户4.6万人。
二、现代化转型与升级
近年来,平顺县以建设上党中药材专业镇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具体措施包括:
1. 科学化、规模化种植:建设2000多亩潞党参智能育苗工厂和育苗基地,推广科学化、规模化种植技术。
2. 产业链完善:引进正来、振东等制药龙头企业,培育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企业、合作社210多家,形成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的全产业链。
3. 品牌建设:打造“上党中药材”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拓宽发展路径和市场渠道。
4. 科技研发:通过科技研发,提升药材价值,如山西正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潞党参口服液,市场供不应求。
三、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平顺县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中药材产值超过10亿元,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如玉峡关镇黑虎村打造的潞党参鲜切加工中心、党参科普体验基地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四、未来展望
随着中药材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平顺县中药材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未来,该县应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药材品质和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平顺县中药材产业的成功转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传统农业县也能实现现代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