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牌村,位于云南省富宁县新华镇,凭借其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八角产业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村共有72户,种植八角6080亩,其中盛果期4200亩,新植1880亩。通过技术优化和农旅融合的发展策略,牙牌村正逐步铺开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一、技术优化带动产量提升
为了提高八角产量和质量,牙牌村主动承接了云南省林科院的“八角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设了1000亩的示范地,并对八角林地进行低产低效林改造。通过品种改良、疏密降冠、清理林地、断尖、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手段,预计第一年八角产量将由原来的每亩500斤增至800斤,第二年将达到1200斤。这一技术的优化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显著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预计第一年增收83万元以上,第二年增收180万元以上。
此外,牙牌村还委托众木公司在村内开展品种改良、培育嫁接苗木、新育八角优质袋苗和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八角提质增效2000余亩。进行低效林改造后,单株鲜果平均产量预计在第3年可达60斤。同时,牙牌村大力开展八角技术培训与推广,培养了一批八角科技人才、乡土专家和专业户,不断提升八角种植管护水平,从源头上提高八角产量和质量。
二、农旅融合推动产业链延伸
为了进一步推动八角产业的发展,牙牌村依托“中国香·富宁红”品牌,突出牙牌小组的龙头地位,推动项目建设,争取产业发展帮扶资金,推进富宁八角古树长廊项目。以民族文化传承和乡村生活新业态为支撑,聚焦旅游观光、科研、体验、林下开发等业务,将牙牌村打造成为以八角寻香为主线的乡村文旅产业廊道和文旅绿色康养度假村。
项目包括田园微剧场、八角啤酒屋、乡村酒吧、乡村咖啡屋和乡村图书馆、文化记忆与传习中心、瑶族度假广场等场馆,引领八角产业向三产融合的集群发展模式转型,推动八角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当地群众通过劳动力、资产、八角树等方式入股,让八角资源变群众资产、种植农户变受益股东。
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建成运营后,八角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预计可为牙牌村每年带来30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每户可增收5万元以上。通过两三年的开发建设与深耕运营,牙牌小组将从一个纯粹的收入领先型村落,打造为省内有创新引领性的乡村旅游示范地,真正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综上所述,牙牌村通过技术优化和农旅融合的发展策略,不仅提高了八角的产量和质量,还推动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