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泸西县自2014年引进小香葱种植以来,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肥沃土壤、丰富水资源、适宜气候)和科学管理,成功打造出“泸西小香葱”品牌,成为“南葱北运”核心基地之一。截至2024年底,全县小香葱种植面积达13.5万亩,年产量116万吨,年产值35亿元,占云南省香葱总产量的60%以上,稳居全国香葱单品种植面积最大县。该产业已成为泸西农业经济的支柱,贡献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
二、产业发展关键举措
完善产业链配套
建设240座冷库保障保鲜,3家泡沫包装箱厂、13家制冰厂、33家洗葱厂形成完整供应链。
洗葱厂等下游环节带动种植户就近销售,如种植户何彬因产业链完善转型规模化种植。
成立产业联盟整合资源
联合588户种植户、23家洗葱厂、12家制冰厂等主体成立小香葱产业联盟,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集采集配等措施解决市场无序竞争和品牌法律问题。
促进就业与增收
全县3000余户种植户参与,每日外运量超2000吨。
洗葱厂等环节吸纳本地劳动力,如村民宋竹香通过务工实现年收入7万元以上,兼顾家庭照料。
三、产业优势分析
自然禀赋突出:气候适宜、水土优质,产出小香葱葱白莹润、香味浓郁,市场竞争力强。
规模化与集约化:全国最大单品种植基地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
全链条协同:从种植到冷链、包装、销售的一体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
四、挑战与建议
潜在风险
单一产业依赖度高(占农业产值70%),需防范市场波动风险。
品牌溢价尚未充分释放,需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和高端市场开拓。
发展建议
深化加工:开发脱水葱、调味料等产品,提升附加值。
数字赋能:搭建产销大数据平台,优化供需匹配。
绿色转型:推广节水灌溉和有机种植,应对环保政策要求。
五、未来展望
泸西县计划通过品牌打造、市场拓展和技术升级推动小香葱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该模式为县域特色农业“小品种大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建议关注其产业链延伸与三产融合的后续进展。
(分析员:小蜂智库 数据来源:泸西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