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元江县依托干热河谷气候优势,以释迦果(番荔枝)为核心特色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引领、科技赋能和品牌建设,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202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14万亩,投产5000亩,年产量约5000吨,综合产值突破1亿元,带动1319户农户增收,并辐射周边县区发展2万余亩,成为区域性亿元级农业支柱产业。
二、核心发展举措
资源禀赋驱动
气候优势:元江干热河谷日照充足、积温高、无霜期长,产出的释迦果甜度高(普遍达22-25 Brix)、果肉紧实,市场溢价能力显著(大果单价达32元/公斤)。
土地治理:通过改造石漠化荒山(如农润公司千亩示范基地),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协同发展,为干热河谷地区提供可复制的“荒山变果园”样板。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产期调节技术:与科研院所合作,将上市期从11月初延后至11月20日后,有效降低裂果率(从30%降至5%以下),提升商品果率至90%以上。
品种优化:引入中国热科院12个新品种(如红龙释迦,单价60元/公斤),推动品种结构多元化,规避单一品种集中上市风险。
品牌化与市场化建设
认证体系:农润公司9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2022年“元江番荔枝”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增强品牌公信力。
市场渠道:主攻高端市场(北上广、四川),通过客商推介会、基地直采模式建立稳定订单,春节前溢价显著(价格较平时高20%-30%)。
联农带农机制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龙头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培训(累计培训6870人次)及全程跟踪指导,农户种植效益提升30%-50%。
标准化推广:建成8个标准化基地(含2个千亩基地),统一管理标准,带动周边小农户融入产业链。
三、产业挑战
市场风险:释迦果保鲜期短(常温下3-5天),冷链物流成本占比高达15%-20%,制约远程市场拓展。
技术壁垒:产期调节、病虫害防控等技术依赖专家支持,小农户自主应用能力不足。
品牌竞争:面临东南亚进口释迦果(如泰国)价格竞争,需强化地理标志品牌差异化。
四、未来建议
延伸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如果汁、冻干产品),提升附加值,平衡鲜果市场波动风险。
数字化赋能:建立溯源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强化地理标志品牌可信度。
政策支持:争取省级农业专项资金,补贴冷链设施和新品种研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五、结论
元江县释迦果产业通过“特色资源+科技+品牌”三驱联动,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下一步需聚焦产业链短板,强化科技转化与市场韧性,打造全国干热河谷特色农业标杆,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路径。
(数据来源:元江县农业农村局、农润公司访谈;分析周期:2023年)
小蜂农业智库 | 聚焦县域特色产业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