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与核心优势
产业规模与地位
陆丰市作为广东省甘薯核心产区,常年种植面积超20万亩,年产量45万吨,年产值近30亿元,种植规模与产量均居全省首位。拥有国家级(碣石甘薯)和省级(陆丰甘薯)区域公共品牌,2019年获批省级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2022年晋升为国家级产业园(全国仅2家),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品质与品种优势
依托亚热带气候和滨海沙质土壤,陆丰甘薯以“薯香浓郁、甘甜细腻”著称,主栽品种包括普薯32号、红心大叶等高附加值品种,产品覆盖鲜食、加工(薯片、薯粉、薯干等)多元市场,附加值提升空间大。
二、产业升级关键举措
1. 机械化赋能生产效率提升
全程机械化覆盖:通过“粤强农装”工程,陆丰已实现从旋耕起垄、移栽、植保到杀秧、收获的全环节机械化作业,引入智能农机(如无人机、联合收获机),生产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50%以上。
技术示范效应:2024年“广东农技大讲堂”在陆丰举办机械化演示会,推动标准化生产模式普及,为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
2.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产业链延伸:产业园引进生产、加工(初加工与深加工)、冷链物流企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例如,开发烤蜜薯、酸辣粉等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
科技支撑:设立甘薯脱毒种苗研究中心,推动种苗优化;建设绿色高产示范基地,推广节水减肥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3. 品牌化与市场拓展
依托“国家级名特优新”品牌影响力,陆丰甘薯逐步打开高端市场,通过电商渠道扩大销路,2023年加工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35%。
联农带农机制强化,带动农户参与标准化种植,户均增收超万元。
三、挑战与建议
现存短板
深加工产能不足,目前以初级加工为主,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足30%。
机械化推广成本较高,小农户接受度待提升。
品牌溢价能力尚未充分释放,省外市场渗透率低。
发展建议
强化科技投入:联合高校研发专用农机(如甘薯分选设备),降低机械化应用门槛。
延伸加工链条:引入FD冻干技术,开发即食甘薯健康食品,提升利润率。
完善产销对接:建立“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子品牌”双驱动模式,拓展长三角、京津冀等高端市场。
四、未来展望
陆丰甘薯产业有望通过“机械化+全产业链+品牌化”三轮驱动,成为全国甘薯产业现代化标杆。预计到2025年,产业园综合产值可突破50亿元,带动就业超10万人,为广东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特色作物产业化”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