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与核心优势
地理与历史基础
汉寿县地处洞庭湖西滨,水域资源丰富,自1974年突破甲鱼人工孵化技术后,成为全国甲鱼规模化养殖发源地,享有“中国甲鱼之乡”“龟鳖产业启航地”称号。
品种独特性:汉寿甲鱼属中华鳖洞庭湖品系,以“体薄片大、裙边宽厚、肉质鲜嫩”著称,兼具富硒、高氨基酸含量等营养优势,是全国唯一获国家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双地标”保护的龟鳖类产品。
全产业链规模
截至2024年,全县甲鱼养殖面积达19万亩,年产量5.2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形成“种苗—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
种苗优势:依托刘少军院士团队建立的育种中心,推动种苗提纯复壮,保障产业源头竞争力。
二、产业升级关键举措
生态养殖模式创新
推广“低密度、大水面、仿生态”养殖标准,采用大湖放养、鱼鳖混养、稻鳖共生等模式,确保产品绿色安全,契合现代健康消费需求。
精深加工与附加值提升
全县13家加工企业开发甲鱼钵、甲鱼肽等16类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满足多元化市场(如药膳、休闲食品)需求。
市场渠道多元化
国内布局:覆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商超及餐饮连锁,建立200余个销售网点,185家直营/授权店,并进入米其林餐厅供应链。
国际拓展:出口港澳、东南亚及非洲(肯尼亚首单),推动品牌国际化。
品牌保护与标准化管理
2024年出台《汉寿甲鱼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规范种苗选育、养殖流程等环节,强化品牌公信力。
三、品牌价值与政策赋能
荣誉背书
2024年获评“湖南省传统优势食品产区”“湖南名品”,跻身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声誉百强榜。
中宣部组织19家央媒专题调研,凸显其作为县域特色产业标杆的示范效应。
政策支持
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中期验收通过,地方政府通过标准制定和产区认证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
四、挑战与建议
潜在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下,需警惕非标产品对品牌声誉的冲击;国际市场拓展需应对贸易壁垒及文化差异。
发展建议
科技赋能:加强甲鱼营养功效研究,推动功能性食品研发。
数字营销:利用电商直播、跨境电商平台扩大线上渗透率。
文旅融合:开发甲鱼主题观光体验项目,提升产业附加值。
五、结论
汉寿甲鱼产业通过“品种优势+全链布局+品牌保护”三位一体策略,实现了从传统养殖到高质量品牌的跃升。未来需持续强化科技支撑与全球化视野,巩固“甲天下”的行业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