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与核心数据
规模与效益
截至2024年,都匀市茶园总面积达37.83万亩,投产面积26.21万亩,覆盖团山、斗篷山等核心产区。
2024年茶叶产量1.26万吨,产值33.05亿元,区域品牌价值52.23亿元,稳居贵州茶叶第一品牌,全国绿茶第一方阵。
品牌建设
依托“都匀毛尖”地理标志(认证面积3.53万亩),强化品牌运营,发布《都匀毛尖品牌运营发展报告》,通过开采节、非遗技艺展示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二、政策与产业升级举措
政策导向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都匀毛尖茶品牌打出去”的指示,以“以茶兴业、以茶富民”为目标,推进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四大核心举措
原料端:完成12万亩茶园秋冬管护,建成国家级生态农场3个、数字化茶园3个,出口备案基地2.73万亩。
生产端:提质96条生产线,加工产能提升至3.2万吨,标准化加工覆盖率达80%以上。
市场端:通过茶企展销、经销商授牌(如黔南州优秀经销商评选)拓展渠道,强化产销对接。
品牌端:结合民族文化(如《绕家大歌》表演)和文旅融合,打造“中国诗茶之乡”IP。
三、市场表现与竞争优势
品质优势
都匀毛尖依托高海拔、多云雾环境,形成“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的独特品质,非遗工艺(杀青、提毫等)进一步强化产品差异化。
市场拓展
2024年通过粤黔协作引入省外经销商,春茶开采节吸引中央及省级媒体宣传,推动线上线下销售联动。
四、挑战与建议
现存挑战
产业链协同不足:部分小型茶企加工标准化程度仍需提升。
市场竞争加剧:全国绿茶品牌同质化竞争压力增大。
发展建议
科技赋能:扩大数字化茶园覆盖,推广智能采摘与加工技术。
深加工探索:开发茶衍生品(如茶食品、茶护肤品),提升附加值。
文旅融合:结合螺蛳壳茶山等资源,打造“采茶体验+非遗研学”线路。
五、展望
2024年都匀市茶产业以“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核心,通过政策驱动与市场联动,预计全年产值有望突破35亿元。未来需持续强化品牌护城河,推动三产融合,巩固全国绿茶领军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