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
自然禀赋突出:桃溪镇依托武平县优质生态条件(年均降水量充足、酸性土壤等),形成“八闽炒绿看武平,武平绿茶看桃溪”的产业标签,核心产区茶园面积超1万亩,年产量1800吨。
品种与规模优势:拥有108个优良茶树品种、31家茶企及合作社,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亿元,实现“十百千万亿”(商标、企业、品种、产量、规模)目标,规模化效应显著。
二、茶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文化赋能品牌:通过春茶开采仪式、采茶舞、制茶非遗展示等活动,将客家山歌、茶艺表演等文化元素融入产业,打造“桃韵茶乡·山水画廊”IP,2025年活动吸引游客5000人次,带动消费50万元。
体验经济激活市场:设置采茶比赛、制茶体验、“集五福”互动等环节,吸引龙岩本地及浙江等地客商参与,增强消费者对“武平绿茶”工艺与价值的认同感。
三、商业化运作与产业链延伸
项目化开发:以“桃澜茶坊”茶旅项目为载体,整合茶园观光、加工体验、茶文化研学等功能,推动一二三产联动。
多元营销布局:后续计划推出“最美茶艺师”表演、斗茶赛及“村游计划”,持续引流并延长消费链条,形成“节庆+日常”双轮驱动模式。
四、政策驱动与乡村振兴成效
政府主导协同:镇党委以茶为媒,通过活动招商(如吸引杭州客商投资)、非遗传承与产业联动,探索“茶文化+旅游+商贸”的融合发展路径。
增收效应显著:茶产业已成为桃溪镇乡村振兴支柱,带动本地就业与农户增收,未来可通过电商拓展、深加工(茶食品、茶衍生品)进一步释放产值潜力。
五、建议与展望
强化品牌输出:借助融媒体宣传(如龙岩市“引客入岩”活动),扩大“武平绿茶”省外影响力。
科技赋能升级:引入智慧农业技术优化种植效率,开发有机茶、功能性茶产品,提升附加值。
深化区域合作:联动闽粤赣边区资源,打造跨区域茶文旅线路,巩固“茶乡振兴”示范效应。
结语:桃溪镇以茶产业为纽带,通过文化挖掘、业态创新和政策协同,正走出一条“生态变现、文化增值、产业富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县域特色农业转型提供可复制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