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概况
2024年,恩施州农业产业在稳产保供与结构调整中实现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320.59亿元,同比增长3.8%。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特色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呈现差异化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主要产业表现
粮食生产稳中有增
全年粮食总产量146.74万吨,同比增长0.1%,种植面积564.23万亩(增长0.2%),其中夏粮产量增长0.7%,秋粮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微降0.1%。
政策支持:种植面积稳定扩张,表明州内粮食安全基础稳固,但需关注秋粮单产波动风险。
经济作物亮点突出
茶叶:产量13.76万吨(+4.5%),印证恩施“富硒茶”品牌效应持续释放,产业链附加值提升。
蔬菜:产量309.27万吨(+3.9%),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油料与水果:油料增产2.6%,园林水果增产4.4%,显示特色种植业多元化发展趋势。
烟叶:产量4.19万吨(-7.1%),或因政策调整及市场需求变化导致收缩。
畜牧业承压分化
生猪产能小幅回调:年末存栏285.79万头(-4.7%),出栏432.11万头(-2.2%),猪肉产量34.23万吨(-0.9%),反映行业周期性调整。
禽蛋逆势增长:产量5.54万吨(+15.8%),表明家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升。
三、发展特征与建议
产业结构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3:23.1:58.6,农业占比持续下降,但特色农业(如茶叶、蔬菜)的高附加值环节(加工、文旅融合)仍需强化。机械化水平提升
农机总动力达270.19万千瓦,农机保有量126.72万台,为规模化种植提供支撑,但山区地形可能限制机械化普及效率。风险与机遇
挑战:生猪产业波动、秋粮单产下滑需警惕;烟叶减产需探索替代作物。
机遇:富硒农产品(茶叶、蔬菜)品牌化、禽蛋产业链延伸可成为新增长点。
四、未来方向
恩施州应围绕“两山”实践示范区定位,推动农业向绿色化、品牌化、数字化升级:
强化富硒特色产业深加工,提升价值链;
加大冷链物流建设,降低山区农产品流通成本;
推动“农业+文旅”融合,激活生态资源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