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概况
2024年,呼和浩特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抓政策机遇,推动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655.35万亩,同比增长0.44%,粮食产量显著提升,经济作物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展现出较强的产业韧性和发展潜力。
二、核心数据解读
粮食生产稳中有升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9.8万亩,同比增长1.19%,占总播种面积的77.8%,凸显粮食安全战略地位。
粮食总产量194.9万吨,增长3.0%,单产提升明显,表明良种推广、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成效显著。
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深化
甜菜产量19.56万吨,同比大幅增长80.7%,或受益于糖料市场需求及加工产业链带动;
油料产量6.55万吨,下降27.12%,可能与种植效益波动或政策引导转向主粮有关;
蔬菜及食用菌(49.11万吨,+14.1%)和水果(12.19万吨,+16.18%)增长突出,反映高附加值作物占比提升。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5.55万亩,同比下降1.19%,但内部结构分化:
农业机械化水平加速提升
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337.0万千瓦,同比增长14.1%,表明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普及加快,为规模化种植和降本增效提供支撑。
三、产业趋势与建议
政策驱动效应显著
国家及自治区对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如农机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农业现代化,未来需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种-加-销”全链条协同。市场需求导向明确
甜菜、蔬菜等高增长品类需关注下游加工产能匹配,避免供需失衡;
油料产业需通过品种改良或订单农业稳定农民收益。
绿色发展潜力待挖掘
结合内蒙古生态定位,建议推广节水农业、有机种植模式,提升“敕勒川”区域品牌价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展望
2025年,呼和浩特市农业有望在稳粮保供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深化科技赋能(如智慧农业试点),推动农业从“量增”向“质效双升”转型,为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