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以花牛苹果为核心抓手,通过“政策驱动+科技赋能+品牌引领+全链融合”模式,推动传统果业向现代化、高附加值产业转型,为西北地区特色农业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一、产业现状与政策支撑
规模基础
2024年,种植面积86.4万亩,总产量210.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03.2亿元,占天水市果品产业主导地位。
产品远销国内四大经济圈及30余个海外市场,年出口额超5亿元。
政策双轨发力
提质改造:3年计划改造老旧果园10万亩,已兑付奖补1.87亿元,完成7.15万亩(2025年目标4万亩)。
防灾基建:防雹网等多防设施覆盖1.56万亩,兑付奖补1.2亿元(2025年目标1万亩)。
政策亮点:以“以奖代补”激发主体积极性,针对性破解霜冻、低效等产业瓶颈。
二、产业链升级关键突破
品牌价值跃升
“天水花牛苹果”品牌价值达62.77亿元(8年增长131%),跻身全国农业品牌影响力前十,为苹果类唯一入选区域公用品牌。
获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认证,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子品牌”矩阵。
加工端多元化
培育长城果汁等龙头企业,年产能达浓缩汁10万吨、终端产品5万吨,延伸至果脆、果粉等高附加值品类。
106家营销企业+53家电商企业推动产销一体化,三产融合效应显著。
三、科技与市场双轮驱动
技术下沉体系
组建355名果树技师+3000余名农民技术员队伍,通过“土专家”田间指导实现技术普及。
规划建设全国花牛苹果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强化品种研发优势。
市场网络构建
形成“4个部级批发市场+76个产地市场+108个集贸市场”三级流通体系,年交易额超100亿元。
跨境电商拓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额年均增长15%以上。
四、挑战与建议
潜在风险
自然灾害(如霜冻)仍是产业稳定性最大威胁,需加快防灾设施全覆盖。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需强化差异化品牌定位。
发展建议
强化数字赋能:推广物联网监测、智能分选技术,提升标准化水平。
深化文旅融合:结合陇原生态资源,开发果园观光、采摘体验等业态。
政策延续性:推动奖补政策与金融保险联动,降低主体投资风险。
结论
天水市以花牛苹果为链主的实践,验证了“特色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正向循环路径。未来需锚定“世界级元帅系苹果基地”目标,打造中国西北特色农业现代化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