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概况
2024年,石家庄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农业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小幅增产,畜牧业结构持续优化,禽蛋和牛奶产量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反映出区域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阶段性特征。
二、粮食生产稳中提质
面积与产量双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67.01万公顷(约1005.15万亩),同比微增0.03%;总产量440.1万吨,增长0.4%。其中,夏粮(小麦为主)产量202.5万吨(+0.8%),秋粮(玉米等)产量237.6万吨(+0.1%),显示气候条件与田间管理措施总体有效。
单产提升驱动增长:在播种面积仅小幅增加的背景下,总产量增长主要依赖单产提高,表明良种推广、节水灌溉等技术应用效果显著。
三、畜牧业结构调整深化
肉类产量分化明显:
猪肉产量31.8万吨(-5.1%),受生猪价格波动及环保政策影响,养殖规模可能有所收缩;
禽肉产量10.5万吨(+2.5%)和牛肉8.3万吨(+0.8%)稳步增长,反映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健康化转型;
羊肉产量1.8万吨(-1.8%),小幅下滑或与饲料成本上升有关。
禽蛋与牛奶表现迥异:
禽蛋产量78.3万吨(+5.4%),增速显著,表明蛋鸡养殖集约化程度提升;
生牛奶产量90.6万吨(-1.6%),可能与乳企收购标准提高或散户退出有关,需关注产业链整合动向。
四、产业挑战与机遇
挑战:
猪肉产量连续下降需警惕供应链稳定性风险;
牛奶产量下滑或反映乳业竞争加剧,本地牧场需升级设施以应对市场要求。
机遇:
禽蛋、牛肉等品类增长为深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保障;
粮食单产提升经验可复制至其他作物,推动全域绿色高产模式。
五、政策建议
稳定生猪产能:通过补贴或保险政策缓解养殖户压力,推广“公司+农户”合作模式。
强化科技赋能:扩大智慧农业技术在粮食、禽蛋领域的应用,降低生产成本。
延伸乳业链条:鼓励本地乳企与牧场签订长期协议,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如低温奶)占比。
结语
2024年石家庄市农业呈现“粮稳畜调”特征,未来需进一步平衡保供与增效关系,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投入,推动产业向绿色化、品牌化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