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与核心数据
产业规模
2024年陕西羊乳产业链总产值达465亿元,全国占比超60%,鲜羊乳产量占全国60%以上。
奶山羊存栏量280万只(全国第一),商品奶山羊180万只,规模化养殖场超3200个。
鲜羊奶年产量73万吨,养殖户年销售收入47亿元,单只奶山羊月均纯收益约200元。
市场地位
陕西羊乳制品品牌超百个(如秦龙乳业9个品牌、百跃羊乳集团十余个品牌),90%产品销往省外,覆盖液态奶、奶粉、奶酪等高附加值品类。
二、核心驱动力分析
1. 全产业链协同:企业+农户的共生模式
紧密利益联结:龙头企业(如秦龙乳业、百跃羊乳集团)与养殖户签订稳定收购协议,鲜奶收购价从6.6元/公斤升至8元/公斤,保障农户收益。
组织化升级:养殖大户牵头组建合作社,统一提供防疫、饲料、检测等服务,推动散户向适度规模化转型(100只以上规模占比提升)。
政策支持:陕西省《千亿级羊乳产业行动计划》推动"四化协同"(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数字化),强化产业链韧性。
2. 创新驱动:产品与技术的双重突破
技术填补空白:秦龙乳业建成国内首条冷杀菌冻干羊初乳粉生产线,突破羊乳清粉、奶酪等高端产品技术壁垒。
液态奶转型:企业投资超4亿元建设液态奶生产线(如样样祥乳业13条线、年产能10万吨),响应市场对新鲜羊乳的需求。
品牌矩阵策略:细分市场打造多品牌(如杰赋小羊、菁优),提升产品溢价与市场辨识度。
3. 市场拓展:渠道与品牌的双轮驱动
销售网络创新:样样祥乳业以股权换市场(与广州、上海企业股权合作),快速打开南方消费市场。
平台赋能:依托"陕品好物"官方背书,集中推广陕西羊乳品牌,降低省外市场开拓成本。
消费升级红利:羊乳制品因易吸收、低致敏等特性,契合健康消费趋势,国内市场规模年增速超15%。
三、挑战与建议
现存挑战
生产效率瓶颈:奶山羊养殖依赖人工,机械化程度低,制约产能释放。
品质标准不一:散户占比仍高,鲜奶质量稳定性需加强。
冷链物流短板:液态奶保质期短,跨区域销售依赖高成本航空运输。
发展建议
科技赋能养殖:推广智能饲喂、疫病监测系统,推动"智慧牧场"建设。
强化标准体系:建立全省统一的奶源质量追溯平台,对接企业检测数据。
延伸产业链条:开发羊乳保健品、功能性食品,提升附加值。
四、结论
陕西羊乳产业的全国领先地位,源于政策引导下的全链协同、企业主导的创新转型和精准的市场开拓策略。未来需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落地,将465亿元产值转化为更广泛的富民成果,打造中国羊乳产业的"陕西样板"。
分析师提示:关注2024年下半年秦龙乳业8万吨液态奶生产线投产后的市场表现,或成行业新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