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依托梵净山生态优势,以抹茶产业为突破口,构建“政策扶持—全链升级—品牌驱动”的发展模式,2024年实现抹茶产值3.02亿元,产品远销欧美日等国际市场,成为贵州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本报告从产业基础、政策机制、创新实践及挑战建议四维度展开分析。
一、产业基础:生态禀赋与规模优势
资源独特性:
江口县拥有“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的天然条件,16.08万亩生态茶园中2.8万亩通过欧盟标准认证,为全国最大单体抹茶基地。
核心企业贵茶公司获SGS欧标与AIB北美双认证,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
产能与效益:
2024年抹茶产量1300吨,占全国高品质抹茶约15%(参照行业数据),产值3.02亿元,产销率超92%。
延伸开发“抹茶+”食品、化妆品等30余种产品,附加值提升20%-30%。
二、政策赋能:全链条保障体系
顶层设计:
专项政策《支持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提供系统性指引,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1.8亿元,覆盖基地建设、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
纳入贵州省“两红三绿一抹”战略,获“中国抹茶之都”称号,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机制创新:
联盟模式:贵茶公司联合12家碾茶企业,带动2.8万亩基地标准化生产,农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智慧化转型:2025年建成3个智慧茶园平台,实现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监测,降低管理成本15%-20%。
三、创新实践:产业链与品牌双驱动
产业链延伸:
加工升级:建成全球最大单体抹茶精制车间,4条智能化生产线年产能1000吨,配套4000吨冷库保障品质。
三产融合:打造“抹茶小镇”综合体、茶旅特色带,2024年茶旅收入占比提升至总产值的12%。
品牌国际化:
文化IP塑造:连续举办4届抹茶大会,媒体曝光超10亿次,“梵净抹茶”品牌价值评估超5亿元(参照区域同类品牌)。
市场拓展:线上销售额年增300%,线下体验馆覆盖铜仁;出口美、日、中东等8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订单占比达25%。
四、挑战与建议
现存挑战:
国际市场波动风险(如欧盟技术壁垒)、国内同质化竞争加剧;
深加工技术(如抹茶活性成分提取)与日本等领先地区仍有差距。
发展建议:
强化科技支撑:联合科研机构攻关抹茶高值化利用技术,开发功能性产品(如茶多酚保健品);
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国际茶业标准制定,建立海外仓或分销中心,降低贸易成本;
培育本土人才:设立抹茶专项培训基金,吸引年轻从业者加入产业链创新。
结论
江口县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成功将抹茶打造为山地农业转型标杆。未来需以技术突破和品牌黏性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全球高端抹茶供应链地位,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