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1. 产业规模
巍山县是云南省大理州茶叶生产重点区域,2024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42万亩,预计茶叶总产量470吨,成品茶330吨,综合总产值6266万元。其中,青华乡作为核心产区,茶叶种植面积4150亩,以乌龙茶、铁观音、云南大叶茶为主,形成“高海拔、原生态”的特色产业带。
2. 经营模式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龙头企业(如大理吉立茶业有限公司)带动127户农户参与采茶制茶,年解决劳动力6000余人次,支付劳务工资80余万元,实现农户“家门口就业”。
二、产业优势与特色
1. 地理与生态优势
高海拔种植:茶园分布在海拔2000-2400米区域,昼夜温差大、云雾多,茶叶富含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形成“冷矿味”“胶质感”等独特风味。
生态可持续:森林覆盖率超80%,土壤养分充足,病虫害少,天然具备绿色有机种植条件。
2. 品种与技术升级
引进台湾青心软枝乌龙茶、福建红心铁观音等优质品种,结合科学管理(如鲜叶收购协议、标准化加工),提升茶叶品质。
开发10个中高端产品线(如青华红韵、青华乌龙茶),通过“线上+线下”销往福建、上海等沿海市场。
三、社会经济效益
1. 助农增收
多元收入:茶农通过自有茶园销售鲜叶(均价约20元/公斤)及茶园务工(日均收入100-150元),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双收益。例如,箐民村茶农字进丽通过采茶年增收超2万元。
就业保障:解决留守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缓解外出务工压力。
2. 乡村振兴推动
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形成“茶叶+旅游”潜力(如生态茶园观光),促进三产融合。
2024年青华乡吉立茶园鲜叶产量预计50吨,干茶10吨,带动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提升。
四、挑战与建议
1. 现存问题
产业链短板: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附加值较低。
品牌影响力有限:虽具特色,但缺乏全国性知名品牌,市场溢价能力待提升。
2. 发展建议
延伸产业链:发展茶饮料、茶食品等精深加工,引入冷链物流技术,延长保质期。
强化品牌营销:申请地理标志认证,联合文旅部门推广“巍山高山茶”公共品牌。
政策支持:争取省级绿色产业基金,补贴有机茶园改造,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
五、展望
巍山县高山生态茶产业依托自然资源和联农带农机制,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未来需通过科技赋能、品牌升级,推动从“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打造滇西高山茶产业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