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现状与核心优势
- 资源禀赋突出 
- 虎林市野生刺五加面积76万亩,年可采量1300吨(占全国1/6),仿野生种植面积32万亩(全国第一),五加苷E等有效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 
- 已获“中国刺五加名城”“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等国家级认证,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 产业链基础扎实 
- 聚集药品生产、药食同源企业24家,包括珍宝岛药业、乌苏里江制药等龙头企业,刺五加注射液市场份额占全国67%。 
- 2024年产值达2.31亿元,初步形成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一体化链条。 
二、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 
- 政策赋能:黑龙江省提出打造“全国最大刺五加基地”,虎林市通过生物医药专班、科创项目(如院士工作站)等配套支持。 
- 技术突破:攻克育苗技术难题,建成千亩种苗基地;推进GAP认证、ISO标准化体系认证,提升产业规范化水平。 
- 市场需求爆发 
- 刺五加叶、果在药食同源领域应用扩展,终端产品(如刺五加片、保健品)供不应求,企业反馈“收购量无法满足需求”。 
三、关键举措与成效
- 全链协同发展 
- 上游:推动GAP种植认证,筹建刺五加种植协会,扩大标准化种植规模。 
- 中游:生物医药产业园提供“拎包入住”条件,吸引企业集聚;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剂型(如抗肿瘤药物)。 
- 下游:申报地理标志商标,拓展跨境合作,推动“刺五加+”产品(化妆品、食品)多元化。 
- 品牌与科创并重 
- 设立“黑龙江虎林刺五加科技小院”,实施省级“揭榜挂帅”项目(如多糖抗肿瘤研究),强化产学研融合。 
四、挑战与建议
- 潜在风险 
- 资源可持续性:野生资源需科学管控,避免过度开采;人工种植需解决技术推广与农户参与度问题。 
- 市场竞争:全国刺五加产业升温,需加快差异化产品研发(如果实深加工)以保持优势。 
- 发展建议 
- 强化标准体系:加速完成GAP、ISO认证,建立溯源机制,提升道地药材溢价能力。 
- 延伸价值链: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刺五加提取物、功能性食品),探索“药旅融合”模式。 
- 政策配套:加大种植补贴、税收优惠,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深加工环节。 
五、未来展望
虎林市计划到2027年实现刺五加加工企业10家、产值7亿元,目标建成“北国药都”。依托资源与科技优势,虎林有望成为全国刺五加产业核心枢纽,并通过跨境合作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