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已形成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之一。截至2025年6月,全县种植面积达10.2万亩(投产10万亩),覆盖15个乡镇120个村,综合产值15亿元,品牌价值24.5亿元。产业以“一核五片”空间布局为核心,通过“种植+加工+科研+文旅”全链条发展,成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二、核心优势分析
规模化种植与高效生产
高产品种:自主选育的“南银1号”占全县80%面积,净作亩产鲜花450公斤以上,绿原酸含量达10.6%(超国家药典标准7倍),黄酮含量14.02mg/g,品质优势显著。
劳动力带动:采摘期吸纳本地及周边(如广元、旺苍)劳动力,日薪可达100-150元,形成季节性就业红利。
加工能力与冷链配套
建成初加工厂50座、绿原酸加工厂1座,配套1万立方米冷藏库,年加工干花1万吨、绿原酸500吨,90%鲜花实现“1公里半径”就地初加工,降低损耗、保障品质。
政策与科研支撑
政策扶持:县财政近2年投入近2亿元,出台《金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覆盖基地建设、加工、研发全环节。
科研合作:依托金银花院士工作站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等机构,组建4个团队攻关茶饮、新药、功能饮料等衍生品研发。
三、产业链延伸与创新实践
精深加工突破
健康饮料产业园:投资21亿元建设年产200万吨功能饮料项目,规划含氢金银花饮料等生产线,推动资源就地转化。
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即泡茶、中高端茶饮及新药配方,差异化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品牌与市场拓展
历史背书:康熙年间入药,1981年被定为全国生产基地,2001年列入四川科技示范区,处方用药历史深厚。
申报冲刺:积极推进《中国药典》2030年版收录,同步申报地方特色食品和新食品原料资质,拓宽应用场景。
四、挑战与建议
现存挑战
劳动力依赖:采摘期集中且需大量人工,易受天气(如干旱)影响产量与效率。
市场竞争:全国金银花产区同质化竞争加剧,需强化品牌差异化与专利壁垒。
发展建议
机械化补短板:试点推广智能采摘设备,降低人力成本。
文旅融合:结合“红鱼湖”“九龙山”等生态资源,开发观光采摘、康养旅游项目。
渠道下沉:联合电商平台建立直营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利润流失。
五、结论
南江县金银花产业通过“科技赋能+政策驱动+全链开发”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高值化加工的跃升。未来需进一步强化精深加工竞争力、拓宽市场边界,打造全国金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