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天水市依托渭河流域肥沃土壤和温和气候,结合千年栽培经验与现代科技,形成了以油桃、蜜桃、黄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其中,秦安蜜桃、伯阳仙桃和清水黄桃为核心品牌,覆盖早、中、晚熟品种,供应周期长达150天(6-10月),成为甘肃省桃产业标杆。2025年,秦安县预计蜜桃产量达15万吨,产值8.1亿元,占全省桃产业主导地位。
二、核心产区与品种优势
秦安蜜桃——规模与效益领跑全省
气候优势:陇中温带半湿润气候,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充分。
品种梯队:100余个品种分阶段上市,如早熟“蓬莱一号”、中熟“北京七号”(单果大、甜度高)、晚熟“红雪桃”,形成差异化竞争。
市场表现:2025年种植面积10.25万亩,鲜果畅销西北地区,部分高端品种辐射全国。
伯阳仙桃——千年贡桃的现代转型
历史底蕴:商周时期即为贡品,品牌价值深厚。
四大特质:香、甜、脆、耐储(蔫而不烂),契合长途运输需求。
产销数据:2000余亩桃园,年产量400万公斤,日成交量超1万斤,主销兰州、定西等地。
清水黄桃——高附加值特色品种
营养与经济价值:富含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大棚种植亩产效益显著(1.5万斤/年,销售收入10万元)。
就业带动:促进500余人次本地就业,推动乡村振兴。
三、产业驱动因素
政策支持:天水市将林果业列为重点产业,提供技术培训、品种改良补贴等。
科技赋能:引进“突围桃”“中蟠7号”等优质品种,结合现代栽培技术提升品质。
市场需求:消费者对高糖度、耐储运桃品需求增长,推动中高端品种溢价。
四、挑战与建议
挑战:
品牌整合不足:三大产区各自为战,缺乏统一品牌矩阵。
深加工短板:鲜果销售为主,桃胶、果脯等衍生品开发滞后。
物流成本:西北地区冷链运输成本较高,制约外销半径。
建议: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如“天水蜜桃”地理标志,统筹推广。
延伸产业链:引入果汁、罐头加工企业,提升附加值。
电商渠道下沉:联合电商平台开展“桃香节”营销,扩大线上销量。
五、未来展望
天水蜜桃产业有望成为西北地区特色农业标杆,通过品种优化、品牌升级和三产融合,进一步释放“甜蜜经济”潜力,助力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