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新平县是云南省柑橘产业核心区,2024年种植面积达19.18万亩(全省第一),年产量40.25万吨(占玉溪市39.32%),产值17.05亿元,规模与效益均居全省前列。产业以冰糖橙为核心,通过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形成“125”发展模式,推动农户、合作社、企业多方共赢。
二、“125”模式的核心机制
1. 1个核心:冰糖橙种植
聚焦冰糖橙品种,发挥区域气候与土壤优势,形成规模化种植基础,支撑后续产业链延伸。
2. 2种托管模式
全过程“生产型托管”
针对规模种植户(如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保姆式”服务。例如,振新合作社300亩基地通过托管实现亩产提升20%,年增产超50吨。菜单式“服务型托管”
针对中小农户,提供技术指导、飞防作业等灵活服务。如协合公司累计服务300余户(7万亩),无人机飞防效率提升80%,用药量减少40%。
3. 5大增收路径
路径 | 成效案例 | 数据表现 |
---|---|---|
产量提升 | 托管基地亩产提高20% | 亩均增收2500元 |
品质优化 | 优果率从70%提升至90% | 溢价空间扩大10%-15% |
服务创收 | 协合公司服务覆盖7万亩 | 企业年服务收入超千万元 |
订单赋能 | 绑定企业销售渠道,降低市场风险 | 签约农户14户(2000亩) |
品牌溢价 | “大美新平”区域品牌推广 | 附加值提升(待量化) |
三、创新亮点与效益
社会化服务降本增效
无人机飞防替代人工,作业效率提升5倍(3小时完成30亩),成本降低30%。
技术指导精准化,如缪家婷果园通过科学疏芽、病虫害管理,果品口感显著改善。
利益联结机制稳固
企业通过托管服务获得稳定收益,农户依托订单农业规避市场波动风险。
合作社(如振新)实现“轻资产运营”,管理成本下降30%-40%。
产业升级潜力大
优果率提升至90%,为深加工(如果汁、精油)提供优质原料基础。
品牌化建设可进一步挖掘“新平柑橘”地理标志价值。
四、挑战与建议
风险提示
托管服务覆盖率不足(仅7万亩/19万亩),小农户参与度待提升。
病虫害(如红蜘蛛、溃疡病)防控技术需持续迭代。
政策建议
推广托管模式:对参与托管的农户给予补贴,扩大服务覆盖面。
强化科技支撑:联合科研机构开发抗病品种,建立数字化监测平台。
深化品牌营销:通过电商、文旅融合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五、结论
新平县“125”模式通过社会化服务整合碎片化资源,实现了“技术下沉—品质提升—产业增值”的良性循环,为山区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未来需在服务渗透率、品牌影响力上持续突破,进一步巩固全省柑橘产业龙头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