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数据概览
产能规模:全县存栏父母代蛋种鸡40万套,年孵化优质鸡苗5000万羽、年出栏青年鸡400万羽,34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年产鸡蛋约10亿枚(日均90万枚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链配套:集聚30余家上下游企业,覆盖饲料加工(20万吨/年)、蛋品初加工(1亿枚)、家禽屠宰(500万羽)、有机肥生产(6.4万吨/年)等环节。
经济效益:2025年上半年家禽产业综合产值10.26亿元(同比+36.4%),带动1056人就业(年增收4万元/人),分红覆盖2800户脱贫户。
二、产业发展亮点
(一)数字化驱动生产效能革命
智能养殖系统
梵净蛋谷基地实现10万羽蛋鸡/棚仅需2人管理,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调控温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参数,智能饲喂系统按周龄、产蛋率精准调节饲料配比。
鸡蛋分级车间数字化分拣,重量误差≤5克,紫外线杀菌保鲜一体化,质量控制点达1185个。
全链条数据贯通
县数字畜禽养殖管理服务平台整合孵化(圣罗兰基地种蛋监测)、养殖、疫病防控等数据,未来将打通上下游交易渠道,推动产业协同。
(二)循环经济破解环保瓶颈
引入河南万源环保技术,鸡粪处理周期从30天缩短至7天,年处理6.4万吨转化为有机肥(销往云桂川等地)。
形成"养殖—废弃物—有机肥—种植"绿色闭环,消除传统养殖污染痛点。
(三)延链补链提升附加值
上游自主化:铁骑力士饲料厂投产终结"外购饲料"历史,年省运费500万元。
下游深拓展:
签订180万羽淘汰鸡统一购销协议;
规划招商蛋制品及鸡肉深加工企业,向卤蛋、蛋白粉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三、发展模式创新
组织机制:"龙头企业+国有平台+合作社+农户"四方联动,实现技术、资金、渠道资源整合。
品牌建设:依托"梵净蛋谷"等品牌效应,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渗透。
四、未来挑战与建议
风险提示:
疫病防控压力随规模扩大而增加;
深加工环节尚处起步阶段,附加值挖掘不足。
建议方向:
加快600万羽蛋鸡养殖体系建设,推动青年鸡育雏标准化;
引入FD冻干等先进蛋品加工技术,开发功能性食品;
建立区域性蛋鸡产业联盟,共享数据与市场资源。
五、结论
松桃县通过"数字化+全产业链"双轮驱动,构建了全国领先的现代化蛋鸡产业体系,其经验为西部山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养殖—绿色循环—联农带农"范式。下一步需聚焦深加工短板突破,强化品牌溢价能力,向百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