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
资源禀赋突出
兰坪县作为“云药之乡”,境内拥有800余种中药材,其中秦艽、桔梗、云木香、云当归、白芨等品种的药用成分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标准。多海拔梯度(1,400-4,300米)和立体气候为不同道地药材提供了适生环境,具备规模化种植潜力。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
自2009年“云药之乡”认定以来,兰坪县通过政策扶持(如土地流转补贴、产业基金)、市场对接(引入鸿翔“一心堂”、云南康养百年等龙头企业)及科技赋能(标准化种植、GAP认证),构建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二、产业发展现状
规模与效益
种植规模:2024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72万亩,覆盖22个品种,总产值3.26亿元;计划2025年扩至12.5万亩。
龙头企业带动:3家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技术推广和深加工布局,提升产业附加值,如康恩贝的提取物加工项目。
多元增收模式
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分红合作等方式参与产业链,实现“四重收益”(租金+薪金+股金+经营收入),推动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
三、核心挑战
产业链短板
深加工能力不足,目前以初级原料销售为主,高附加值产品(如中药饮片、保健品)开发滞后。
冷链物流和仓储设施尚需完善,影响药材保鲜与跨区域流通效率。
品牌与市场瓶颈
缺乏全国性品牌影响力,道地药材溢价能力较弱;
市场风险应对机制不健全,价格波动易冲击农户积极性。
四、发展建议
强化科技与品牌建设
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如林药套种、有机认证),提升药材品质;
打造“兰坪秦艽”“高黎贡山当归”等地理标志品牌,结合电商直播拓展销路。
延伸产业链条
引进中药配方颗粒、健康食品等深加工项目,推动“中药材+文旅”(如药膳体验、康养旅游)融合。
完善产业生态
建立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价格保险机制,降低农户风险;
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科研院校共建良种繁育基地。
五、未来展望
兰坪县中药材产业有望依托“高海拔特色+龙头企业+政策红利”,成为滇西北中药材核心产区。若能在加工升级与品牌营销上突破,预计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可突破5亿元,成为高原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