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与核心数据
规模与效益
2025年平南县石硖龙眼种植面积达15万亩,总产量18万吨,产值近16亿元,占全县农业经济重要比重。
绿色认证覆盖率67%,22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农药残留检测100%覆盖,品质优势显著。
产业地位
获评“中国石硖龙眼之乡”、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富硒认证及“广西著名商标”(如“红心”“仙珠”)加持品牌价值。
二、产业升级关键举措
1. 品质提升:科技+政策双驱动
品改工程:累计改造8.6万亩,通过疏花疏果、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实现“控产提质”,单产效益提升30%以上。
政策支持:县财政对连片改造果园补贴1000元/亩,年投入疏花疏果示范补贴300万元,技术培训覆盖8000人次。
科技赋能:广西农科院专家团队驻点指导,五大栽培技术普及率超95%,推动标准化生产。
2. 冷链与物流基建
新增节能冷库163座(库容6万立方米)、选果生产线173条,生鲜专用通道保障48小时直达全国80城。
邮政“极速鲜”专线采用航空冷链模式,2023年寄递量同比增长114.45%,物流成本降低20%。
3. 销售渠道创新
线上:电商直播单场销售额破101万元,电商平台(邮乐购、利农商城等)渗透率达60%。
线下:通过龙眼节、产销对接会签约3330万元,推动“荟味龚州”区域品牌北上拓展市场。
4. 深加工突破
初级加工覆盖率95%,精深加工率31%,年加工量6.35万吨,开发龙眼干、果酒等10余种产品,附加值提升50%。
5. 农旅融合
核心示范区与母本园获评AAA景区,推出“采摘+观光”旅游线路,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25%。
三、挑战与未来方向
现存短板
深加工企业数量不足,精深加工率偏低(仅31%);
品牌整合度待提升,中小农户与龙头企业联动较弱。
发展建议
延伸产业链:引进果浆、保健品等高附加值加工技术,争取深加工率提升至50%;
品牌协同:整合区域公用品牌与子品牌资源,建立统一品控标准;
数字赋能:建设产业大数据平台,精准对接产销需求,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四、总结
平南县以“品质改良+品牌打造+三产融合”为核心,构建了从种植到消费的全链条龙眼产业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未来需聚焦深加工短板强化,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进一步巩固“中国石硖龙眼之乡”的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