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与核心优势
产业基础雄厚
潮安区为潮州橄榄主产区,种植面积6.15万亩(占全省第二),年产量3.6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13.88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5.8%)。
品牌价值凸显:文祠橄榄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形成区域公用品牌效应。
政策与平台支撑
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2.26亿元)构建“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链体系,覆盖5个乡镇,带动就业3万人。
二、发展举措与成效
(一)全链升级:产业集群化与价值提升
加工端创新
自主研发《橄榄采摘分级装置》等专利,制定标准化生产规程,推动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橄榄饮料、酒、茶等20余种),2024年加工端产值突破10亿元。
年产能达万吨级,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提升附加值(如橄榄酒毛利率超传统鲜果30%)。
联农带农机制
通过保价收购(溢价15%)、折股分红等模式,惠及3000余农户,实现村集体与农户“双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二)技术赋能:品种优化与效率突破
品种改良
引入福建2号、灵峰橄榄等优质品种,培育“青茵橄榄”(丰产、低涩),良种覆盖率提升至80%。
联合科研机构成立“橄榄科技小院”,推广矮化嫁接等6项专利技术,种植效率提高20%。
标准化生产
制定病虫害防治、绿色栽培等5类标准,推动品质一致性,为品牌化奠定基础。
(三)三产融合:农文旅与品牌营销
文旅融合
借力凤凰山农文旅试点,打造茶旅生态区、畲族村寨等项目,形成“采摘体验+文化展示”新模式。
VR体验终端、民俗活动强化“橄榄文化”传播,提升消费者黏性。
市场拓展
线上:直播带货、KOL营销带动线上销售年增45%;
线下:布局全国5000个终端,通过广州塔等IP曝光强化高端形象;
跨境:出口10国(年1.2亿元),依托“一带一路”开拓东南亚市场。
三、挑战与建议
潜在风险
品种同质化可能削弱竞争力,需持续加强种质资源创新;
国际市场贸易壁垒(如欧盟农残标准)对出口提出更高要求。
发展建议
科技驱动:联合高校攻关橄榄功能性成分提取技术,开发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品牌矩阵:细分消费场景(如橄榄茶礼盒、即食果冻),打造子品牌集群;
数字溯源:建立区块链溯源系统,强化“绿色有机”标签,对接高端市场需求。
四、总结
潮安区通过“全链升级+技术赋能+三产融合”组合拳,推动橄榄产业从传统种植向高值化、品牌化、国际化转型。未来需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与市场韧性,巩固“中国橄榄产业高地”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