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2025年,天水市葡萄种植总面积达3.24万亩,预计总产量突破6.7万吨,自8月中旬陆续上市以来,销售已过半。其中,麦积区新阳镇作为核心产区,葡萄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品种涵盖巨峰、阳光玫瑰、妮娜皇后、黄金蜜等,形成“精品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
二、产业发展特点
1. 精品化种植提升经济效益
高端品种引进:近年来,天水市引进阳光玫瑰、妮娜皇后、蜜光等10多个新优品种,推动产业升级。
精品果策略:如启红家庭农场通过技术升级,亩产控制在3000斤左右,确保果品质量,提高市场溢价能力。
示范园引领:新阳镇新品种葡萄栽植示范园(22亩)亩产达4000斤,预计每亩收入4万元,为老旧果园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2. 市场需求旺盛,销售渠道稳定
客商采购活跃:福建、浙江、广东等南方客商需求旺盛,代理商雷明明已销售800多吨。
品牌效应显现:新阳镇葡萄因“果形正、颜色艳、汁水多、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高端果供不应求。
3. 政策与技术支撑助力产业升级
政府支持:新阳镇政府邀请国家葡萄产业特派团进行技术指导,提升栽培管理水平。
科技赋能:通过引新培优、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应用,提高抗风险能力,2025年虽遇高温干旱,但产量和品质仍优于去年。
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农户增收显著:果农霍亮峰30亩葡萄预计收入30万元,同比增收5-6万元;示范园亩收入达4万元,远高于传统种植模式。
产业布局优化:新阳镇形成“赵家庄示范引领+王家庄、胡大鲜食葡萄种植”的发展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振兴带动:葡萄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市3.24万亩葡萄带动群众致富。
四、未来展望
持续优化品种结构:扩大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等高附加值品种种植比例。
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延长鲜食葡萄保鲜期,拓展更远市场。
推动农旅融合:结合葡萄采摘、乡村旅游,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强化品牌建设:打造“天水葡萄”区域公共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结语:天水市葡萄产业通过品种升级、技术赋能和市场拓展,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甜蜜密码”。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产业优化,葡萄产业有望进一步成为天水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