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宣城市茶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现为安徽省五大茶市之一,长三角地区重要茶叶产供基地。2024年数据显示:
规模优势:茶园面积51.35万亩,茶叶产量3.91万吨,综合产值超120亿元,占长三角前列。
双轮驱动:内销名优绿茶(年产量8000吨)与出口大宗绿茶(年出口1.86万吨)并重,覆盖国内外市场。
集群发展: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拥有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7个、省级18个,广德黄金芽、泾县兰香茶入选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二、核心发展举措
政策护航
纳入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2024年连续出台专项政策,强化组织保障与要素支持。
实施品牌化战略,打造“宣城黄金芽”市级公用品牌,培育10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茶博会、开采节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科技与绿色转型
良种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占比51.72%(26.56万亩),黄金芽特色品种达11.01万亩。
绿色生产:认证绿色食品茶46个、有机茶36个,建成全国绿色/有机茶叶基地6个,推动标准化管护。
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推广机采优质茶技术,开发“广德黄金饼”“香萝茶”等新品,提升附加值。
三产融合
茶旅联动:打造国家级茶旅线路4条、省级茶旅项目8个,郎溪大佛山茶旅项目创国家4A级景区。
非遗传承:5项绿茶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遗,文化赋能产业升级。
三、市场竞争力分析
品牌矩阵:以“三黄透绿”的宣城黄金芽(年产量2000吨)为代表,形成“一市多县”品牌格局,如泾县兰香茶、旌德天山真香等,差异化定位满足多元需求。
渠道拓展:2025年安徽茶博会签约1.83亿元,意向采购830万元,显示强劲市场潜力。
联农带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如宁清茶业带动绩溪茶农增收30%)、数字化茶园(广德金鸡笼村年产值破亿)实现产业富民。
四、挑战与建议
挑战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出口品类以大宗绿茶为主,附加值待提升。
区域品牌协同不足,需避免同质化竞争。
建议
深加工突破:研发茶衍生品(如茶饮料、茶保健品),延长产业链。
数字化赋能:建设全域茶叶溯源系统,强化品质背书。
文旅深度融合:结合徽文化打造沉浸式茶文化体验IP。
五、展望
宣城茶产业依托生态基底、科技赋能与品牌战略,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三产融合转型。未来需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推动“茶+文化+旅游+健康”多元业态发展,加速从区域龙头向国际品牌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