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江西进贤县作为全国最大的县域黑芝麻产区,2025年种植面积达10.2万亩,预计总产量1300万斤。依托富硒土壤资源、500余年种植历史及龙头企业带动,黑芝麻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形成“传统种植+现代技术+生态循环”的融合发展模式。
二、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良种推广助力增产增收
品种优势:梅庄镇种植户采用高产新品种,亩产达200斤,较老品种增产50斤/亩,直接增收500元/亩,经济效益提升显著。
技术普及:机械化收割(脱粒效率提升30%以上)与良种配套,降低人工成本,推动规模化种植。
生态循环模式提质增效
有机种植升级:常湖村2000亩有机黑芝麻基地通过“有机标准+水肥一体化”技术,禁用化学投入品,结合智能水肥系统精准调控,减少资源浪费20%以上。
土壤改良创新:利用周边养猪场沼液(10个养殖场协同),通过测土配方补充土壤缺失养分,解决红土地板结问题,形成“养殖废弃物—有机肥—黑芝麻”闭环产业链。
政策与产业链协同
政府推动环保与农业协同发展,将养殖业污染治理(沼液利用)与农业土壤改良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生产,富硒特色赋能品牌溢价,延伸加工链条(如芝麻油、健康食品)。
三、产业挑战与建议
潜在风险
红土地先天条件限制(土质硬、肥力低),需持续投入土壤改良技术;
有机种植成本较高,市场溢价能力依赖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
发展建议
强化科技支撑:联合科研机构培育抗逆性更强的新品种,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
深化三产融合:开发富硒黑芝麻深加工产品,结合乡村旅游打造“农业+文化”体验经济;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模式,稳定产销对接。
四、未来展望
进贤县黑芝麻产业通过良种选育、生态循环和产业链整合,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若能在品牌打造(如申报地理标志)和数字农业(物联网监测)领域进一步突破,有望成为全国富硒特色农业标杆产区,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