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与核心数据
规模与效益
2025年福泉市辣椒种植面积达10.3万亩,覆盖2.7万户农户,产销订单9.63万亩,实现产量16.1万吨、产值5.2亿元,亩均产值超5000元,显著高于传统作物。
亮点:订单农业覆盖率93.5%(9.63/10.3万亩),凸显市场化运作成熟度。
产业布局
以凤山镇、道坪镇、龙昌镇为核心,建成200亩以上示范基地20个,培育20个专业村、3000户职业椒农,形成规模化集群效应。
二、发展模式与创新举措
技术赋能
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全周期技术指导,累计培训6300人次,实现“良种良法到田、技术到人”,为单产提升(1.56吨/亩)奠定基础。
产销对接
订单模式:供销社牵头构建“企业+供销社+合作社+农户”链条,创新“保底价+市场价”双轨制,降低农户市场风险。
企业合作:香辣红、宽农等加工企业直接参与订单,推动产销无缝衔接。
产业链延伸
龙昌镇加工园区已建成烘干车间,下一步将重点发展冷链仓储和精深加工,推动从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三、核心经验与竞争优势
政策驱动
政府精准定位辣椒为“主导特色产业”,通过示范基地建设、技术补贴等政策集中资源,形成产业凝聚力。
利益联结机制
以村级合作社为纽带,绑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确保收益分配向生产端倾斜。
市场化运作
订单农业覆盖率高,且保底价机制稳定农户预期,避免“丰产不丰收”问题。
四、挑战与建议
潜在风险
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影响保底价执行;加工环节仍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能力待突破。
发展建议
强化品牌建设:打造“福泉辣椒”地理标志,提升溢价能力。
引入社会资本:联合食品企业开发辣椒酱、提取物等产品,延长价值链。
数字化管理:建立产销大数据平台,动态调控种植与加工产能。
五、未来展望
福泉市辣椒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生态,下一步需通过精深加工和品牌化实现产值翻番(目标10亿元级产业),成为贵州特色农业标杆。其“政策+科技+市场”三轮驱动模式,可为西部山区特色农业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