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厅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粮食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根据农业农村部统一安排,从当前开始到冬至(12月21日、小麦进入越冬期),全省启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千方百计落实小麦面积,全力以赴抓好冬前管理,努力夯实明年夏粮生产基础。现将《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10月23日
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方案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抗灾保秋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当前开始到冬至(12月21日),把抓好小麦秋冬种作为突出任务,以落实小麦面积为目标,以提高播种质量为重点,分区挂图作战、分类精准施策、分时有序推进,强化抗湿播种、晚播应变、冬前田管,全力以赴确保小麦种足种满、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坚决打赢抗灾保麦播攻坚战,夯实明年夏粮生产基础。
一、抢排散墒,精细整地
推广智能一体化耕整机械,减少农机下地次数,切实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对土壤过湿、播期推迟的地块,需注重整地质量,加快土壤散墒,防止盲目抢耕,避免因土壤偏湿造成烂耕烂种,影响出苗质量。根据土壤墒情开展秸秆还田,土壤过湿时不宜开展还田作业,防止秸秆覆盖地表,影响土壤散墒。对机收地块,降低留茬高度,保证秸秆粉碎质量,并均匀抛于田面,及时翻压入土,适当耙耱压实。对人工收获地块,及时清理田间秸秆,为散墒整地创造条件,待小麦播种后,再组织人工粉碎还田。
二、抗湿播种,晚播应变
坚持“一条主线”(以墒情为主线)、“三个服从”(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不急于整地播种,优先做好土壤散墒,当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70%~80%时适墒整地播种。对墒情适宜地块,强化精细整地,千方百计扩大适期适墒播种比例,确保种在适播期。对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短期无法散墒整地的地块,坚持“四补一促”(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以促为主)的晚播小麦应变技术,选用半冬性或半冬性偏春性的品种、以种补晚,按每迟播1天、亩基本苗增加1万左右、以密补晚,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以好补晚,科学增施底肥并确保氮磷钾平衡、以肥补晚。
三、抢抓田管,防病治虫
立足管早管好,对土壤墒情适宜的地块,做好冬前镇压,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防止冻害、促弱转壮。对苗情偏弱的地块,结合降雨和浇水,及时施肥。对土壤墒情变差的地块,及时浇好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坚持关口前移、防在前面,科学选用药剂,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小麦苗期病虫害发生基数。对小麦草害,坚持春草秋治,在气温适合时,选用对路药剂,开展化学除草。
四、加密调度,挂图作战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第一时间掌握雨情,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密墒情农情监测,每日调度,及时了解墒情动态和播种进度,督促落实关键措施。根据各地秋收进度、降雨情况、土壤特点,分区明确小麦适期播种下限,细化晚播小麦区域分布,实行挂图作战,列出任务清单,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服务。从当前到立冬(11月7日),千方百计抢农时落面积,确保小麦种足种满、应种尽种,努力实现一播全苗、苗匀苗壮。从“立冬”到“冬至”,抢抓田管育壮苗,确保安全越冬。
五、包联指导,强化保障
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三秋”生产工作专班,组建9个省级秋冬种包联指导组,会同全省1.6万名技术人员和4.5万名村农技员,下沉一线网格化包市包片,建立省包市、市包县、县包乡镇、乡镇包村的“行政+技术”双包联机制,加强蹲点服务,督促落实政策措施、关键技术,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分级分区分批次开展技术培训,促进专家意见转变成农民措施,确保关键技术落实。推介适宜晚播品种,加强种源调剂,确保用种需求。加强化肥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跟踪调度,确保提前下摆到县乡、到村户,保障生产需求。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技术宣传和工作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查看政策原文: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方案》的通知】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如涉版权,请通知0871-65137819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