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主要病害种类:
苗期有立枯病、灰霉病、猝倒病
大田枯萎病、病毒病、青枯病
番茄晚疫病、早疫病、叶霉病、斑枯病
辣椒疫病、白粉病、白绢病
茄子褐纹病、黄萎病、绵疫病等
发生情况
1月-2月,天气低温、阴雨多,很容易引发苗期猝倒病,短时的高温而后又遇冻害灰霉并发,后期高温造成幼苗徒长,立枯严重。茄子感病重,辣椒次之,番茄比较轻。
5月下旬后进入雨季,叶片、果实腐烂严重,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形成发病中心,时晴时雨,迅速扩散流行。因此,4月份前重点防治蚜虫,预防病毒病。进入雨季后,番茄以防治晚疫病为主,兼治其它病害。
6月下旬-8月,气候逐渐高温干燥,茄果类蔬菜进入采收高峰期,供肥不足地块早衰,叶面斑点型病害急剧上升,枯萎、黄萎、青枯等土传病害和病毒病流行,严重地块大面积死苗。本阶段除对土传病害实行排水、药剂灌根等补救措施外,番茄以防治晚疫病、早疫、斑枯、叶霉为主;辣椒以防治白粉病、疫病为主。茄子以防治褐纹病为主。
9-10月,部份延晚番茄和二季番茄上(大棚种植可延长到11月),病毒病严重,晚疫病、早疫病随绵雨季节到来逐渐加重。
防治策略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调节土壤pH值,防治青枯病;
临田测报,指导用药。晚疫病、疫病等叶片、果实腐烂型病害雨前喷药保护,雨后控制发病中心和中心地块。早疫、白粉等斑点型病害,在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的同时用药剂防治;平衡水分供应,减少生理性脐腐病发生;
培育壮苗
选择地势较高的土地,高畦窄厢丰产栽培;
适时整枝打杈(番茄及时搭架),雨季到来前要清除脚叶、老叶及沟间厢面杂草和病叶,保证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植株开花后,一般不深中耕,避免伤根诱发土传病害;
及时清洁田园,减少田间病虫来源;
苗床处理
用杀菌药肥3-5公斤毎分地,和育苗土掺混均匀育苗;
病害防治
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白绢病、灰霉病等:速克灵、腐霉利、扑海因
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茄子绵疫病等:瑞毒霉、杀毒矾、可杀得、普力克;
间作套种
作物巧用间套,防病去虫不用药。各种作物都有分泌独特物质的特性,这些特殊物质对于某些病虫具有一定的防治和驱避作用的;
掌握了各类作物分泌物的特性,可以进行合理的搭配、间套,利用他们互补作用就能达到一定的防病驱虫目的;
番茄和韭菜混种,对番茄根腐病可无病防病,有病治病;
大白菜与韭菜间作,能防治白菜根腐病;
大蒜与马铃薯间作,可抑制马铃薯晚疫病;
萝卜与草决明混种,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可防治萝卜根结线虫病;
菠菜与莴苣间作可以减轻病虫害;葱与胡萝卜相邻种植,它们各自散发出的气味可以相互驱逐害虫,形成互利共生;
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既可调节地力,又能减少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对寡食性害虫和单食性害虫以及寄主范围较小的病原生物所引起的病害的防治效果更显著;
轮作方式没有统一模式,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确定;
粮食作物之间、蔬菜作物之间、蔬菜与粮食作物之间都可进行有效轮作;
嫁接
嫁接防病技术主要用于瓜类蔬菜生产;
土传病害如瓜类枯萎病是瓜类蔬菜生产中的主要问题,连茬种植后,一般发病率为20-30%,严重的可达70-80%,甚至绝产,其中以西瓜、黄瓜最严重,采用嫁接技术,可有效防治瓜类的枯萎病;
嫁接是以西瓜和黄瓜等作接穗,以南瓜、瓠瓜、冬瓜等为砧木,利用砧木高抗或免疫的特性,以达到防病的目的;
南瓜、瓠瓜、冬瓜砧木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耐寒性好,可节肥和增产;
施肥防治
使用药肥一体化、水药肥一体化技术及产品,从底肥开始,施一次肥杀一遍菌,土壤消毒杀菌促根,庄稼少得病。